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二)
A.作者没有细致、集中的描绘阿Q的外貌,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对其“癞疮疤”“黄辫子”等外貌特征顺便加以简单而传神的勾勒。 B.作者通过描写阿Q独特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其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运用心理 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很突出,很成功。 C.作者对阿Q的言行采用了漫画式的描写,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阿Q身上特别突 出的可笑部分,使文章增添轻松活泼的气氛。 D.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刻画其愚昧、不幸的灵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
参考答案:(1)(5分)答A给3分,答C得2分,答E给1分。(B项中“精神的绝对自由”和“独得之乐”理解有误,D项中“独木桥和迷途知返”是作者自谦的话,“客观真实的总结了自己的功过得失”推断不准。E项印证了他“感恩图报的根本准则”,文中有感恩没有“图报”的内容。
(2)(6分)答对3点既可以得满分
①热爱创作,执着拼搏。即使遭遇十年浩劫,为了自己的事业,全力拼搏译史诗。
②不怕困难,即使未来的路不平坦也不惧怕,而是矢志不渝的坚持下去。
③坚定自信,珍惜光阴,八十岁而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反而感到“青霭入看无”。
④经历坎坷,豁达乐观,八十岁向前看,不像《过客》中的老翁只看到坟墓,而是像小女孩一样更看到野百合、野蔷薇。
⑤饱经沧桑后坦荡地面对人生,他认为自己走过阳关道,独木桥;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对过去的反思坦荡客观,虚怀若谷。
(3)(6分)
①含义:虽然我和老翁都会走向死亡,但在老翁的眼中未来之路只有一条,死亡;而我
的心中还有着美好的理想和崇高的奋斗目标。(2分)
②作用:(4分,每点2分)
内容上:表达了季老对人生事业的执着乐观的追求,在人生的晚年,他有着小女孩一样的单纯、乐观和向上的情怀,在深知“人固有一死”的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为了社会、为了人民,他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结构上: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对自己人生的乐观回顾,领起下文的老当益壮,对事业奋斗不已的凌云壮志。
(4)(8分)
其一,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这种思想对季老的影响深远,是他一生做学问做人永远坚守的原则。(2分)
季羡林在十年浩劫期间,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创作中,写作翻译工作达到高潮;人到八十,衰老是人生的规律,但作者仍有“依然故我“的想法;回顾人生,作者说“回忆太重了”,渴望“一个自由自在身”。这一切,都有陈寅恪精神影响的影子。(3分)
季老的思想和精神,启迪我们,人生重要的是走好眼前的路,无论面前是阳关大道,还是独木小桥,都不要被形形框框束缚自己,也不要被“沉重的记忆”扰乱自己,人生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3分)
其二, 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把教育救国视为己任,?一生只关注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国家问题。他对季老的影响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2分)
十年浩劫期间,没有阻挡季老心灵的追求,季羡林在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创作中,写作翻译工作达到高潮;人到八十,衰老是人生的规律,但衰老没有阻挡住季老奋斗的精神,他“依然故我”;人生有形和无形的束缚,没有束缚挡住季老不断进取的心灵。(3分)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志向,没有志向的人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没有航向,随风漂流,永远也达不到胜利的彼岸。“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成功的前提,先立下志向,再不断地朝着目标努力就能够成功。(3分)
(对于陈寅恪和梁漱溟的观点解说2分,结合文本探究3分,联系实际阐述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保存“时间记忆”的脑部细胞
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的事情的发生时间。但是,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常简单。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安?格雷布耶尔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康复。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因此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置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羟色胺等)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的。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评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释。施特瑞克说:“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小题1: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以往的人类大脑中存在时间记忆细胞的推测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B.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C.研究了时间记忆细胞的形成及它们控制人们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机制。
D.借助实验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
小题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全部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
B.有了可以制造“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人们的记忆活动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C.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就慢,也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行动。
D.安?格雷布耶尔的研究实验被有关专家视为是对脑部时间记忆机理的全新阐释。
小题3:结合文本,请概括脑部细胞是如何运作“时间记忆”的。(25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加上时间标签,过滤时间标签,提取相关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原文说“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的。”表明这些是科学家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并非已经出现的事实。
点评: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小题2:A项,原文后面还说“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 经元细胞” 。B项,不是神经元细胞能制造“时间记忆标签” ,而是这些细胞含有“时间记忆标签” 。C项,原文说的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 。C项,原文说的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
点评: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首先,应明确归纳的思维步骤。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四步:一是通读原文,知其大意;二是审清题干,明确要求;三是找出对应,分析要点。其次,掌握归纳的技巧。掌握了归纳内容要点的步骤还不足以应对较为复杂的试题,考生还要学会如何归纳。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在原文中筛选到相关信息:“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常简单。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从这里可以提取这样几个关键词语: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回忆事情时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最后概括整合就可以得出答案:加上时间标签、过滤时间标签、提取相关事情。
点评:找出了答题区间,把握了相关信息,下面就要进行整合作出判断了。整合时,对筛选的信息有两种处理方式:一为摘录式,可将文中关键语句、中心词抄录整合;一为归纳式,对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需要说明的是,“整合”不是词语、句子或内容的简单相加,要把握本质和联系,概括共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一枚硬币
(1)我是高中快毕业的时候遇上他的。
(2)那天傍晚,我放学回家,走到一座大楼前,忽然看见一个人撅腚哈腰趴在一辆高级轿车旁,像在找什么。我顺便问了一句:“叔叔,你在找什么?我可以帮你吗?”他直起腰看了看我,说:“我刚才下车,掏兜里的手绢,不想把一枚5角硬币带了出来,不知滚到哪里去了,请你帮我找找。”
(3)我见这人胖胖的,西装革履,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心里不免感到好笑,看样子他不是个大官就是位大款,为区区的5角钱怎么会这么动心?我把头伸到车底下,很快就找到了那枚5?角硬币,他很高兴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谢谢你了,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杨格。”“好,你帮助了我,我应该酬谢你!”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给我。
(4)这下可把我弄得发愣了,这人是咋的啦?为了找到5?角钱,竟拿出100?元酬谢,是不是哪根神经错了位?
(5)他见我愣住了,急忙说:“你不要感到奇怪,钱掉到地上,无论多少都应该找回来;而你帮助了我,不管价值大小,都是情义,所以我应该对你酬谢的。”
(6)我笑道:“叔叔,您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但我从小就受父母、老师的教育,帮助人是不能要酬谢的。”
(7)他听了,点了点头,说:“那好,我给你一张名片,以后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可以直接找我,也让我助人为乐一次!”说罢,匆匆走进大楼里去了。
(8)我接过名片一看,上面印着一行金字:永盛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何强。我听说过,永盛集团是个外资企业,不仅经营房地产,还开了4?家工厂,何强是新加坡籍华人,是我们这座城市里的第一富豪。但我对这位大富豪如此的举动却无法理解。
(9)这年高考,我差6分落榜了。下岗的爸爸对我说,考不上也好,真考上了咱家也难供你。你想法找点活儿干吧,能自己养活自己也就行了。但我找了十几天,也没找到适合我干的工作。我忽然想起了何强,就拿着他给我的名片去碰碰运气,想不到他对我说:“我的企业里适合你干的工作有的是,但我不想让你来干,你应该复习一年,明年再考。”我说:“我很想继续上学,可我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他说:“我可以给你提供个机会,你除了复习功课,每天到我集团办公楼里来干两个小时的活儿,主要是打扫这12层楼梯,我每月付给你200?元生活费。要是明年考上大学,每月生活费增加到400?元,其他学杂费我也全包,但每年的寒暑假你都要到这里来打扫楼梯,除非有病,否则一天都不能缺勤。你觉得行,咱们马上就可以签个合同。”我当然同意。何强立即让秘书打印了一份合同,我们两人都在上面签了字。我激动地说:“叔叔,谢谢您这么帮助我!”他笑道:“如果说这是帮助的话,那么我也享受了一次助人为乐了,我们彼此彼此了。”
(10)就这样,我复习了一年,第二年考上了省建筑学院。今年毕业时,同学们都为找工作犯愁,我心里却很有底儿。我是由何叔叔资助念完大学的,他肯定会在他的企业里给我安排一个工作。但事实却在我意料之外,何强拒绝了我,他说:“你大学毕业,咱们的合同就结束了,以后的事完全由你自己安排,我的企业里现在不缺员工。”我说:“何叔叔,你这么大个集团,难道安排不下我一个人?我想用工作成绩报答您……”他说:“为什么要报答我?你不是说助人为乐是不要报答的吗?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我们只是互相帮助了一次而已。”
(11)我最终没有在他的集团里求到一份工作,决定到南方去闯闯。临走那天,何叔叔这位大富豪竟然到车站去送我,临上火车时,他从兜里掏出一枚5?角硬币送给我说:“渴了可以买碗水喝。当年一位叔叔也是这样送我上路的……”
(12)我忽然觉得这位富豪叔叔像一部深奥的书,也许自己现在没读懂他,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细细研读……
1.末尾段中有“这位富豪叔叔像一部深奥的书”一句,纵观全文,请概括“深奥”一词传达出的“我”对何强的哪些举动感到困惑不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小说共有12个自然段,研读第9自然段,并据此说说何强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小说有关5角硬币的细节描写有两处,请找出来,并借此去想一想,该小说的主旨应该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是写作的桥梁。请从《一枚硬币》中提炼出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写两个方面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深奥”一词主要传达出“我”对何强的下列举动感到困惑不解:
(1)为找回不慎失落的一枚5角硬币不惜撅腚哈腰;
(2)毫不犹豫地拿出100元大钞酬谢“我”;
(3)帮“我”找工作要签劳动合同;
(4)“我”大学毕业后,他居然拒绝我在他的企业里工作;
(5)送“我”去南方闯闯只掏5角钱叫我买水等等。?
2.因为何强要求杨格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靠自己的付出努力(凭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因此该段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何强是一位既乐于助人、又特别善于引导年轻人走自强之路的睿智的长者。
3.本小说有关5角硬币的细节描写有两处,一次是开篇写大富豪永盛集团董事长何强撅腚哈腰寻找不慎失落的一枚5角硬币,从而引出助人为乐的话题,故事由此展开;另一次是靠结尾处他送“我”去南方闯闯只掏5角钱叫我买水,并说“当年一位叔叔也是这样送我上路的……”,它引发了我对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的思索,也引领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即青年人应乐于助人,人生之路应多闯荡,多自我磨砺。(意对即可)
4.参考示例:感受 ①?如果你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那就请你也要学着帮助别人。②?男儿当自强(当砥砺自己)。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④?智者施教?,令人折服。⑤?节俭永不过时等等。(只要言之成理,持之以故,写对其中任何两个要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