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2:57: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小题1: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
小题2:江畔何人初见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3:知我者,谓我心忧;??。(《诗经·黍离》)不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苏洵《六国论》)
小题4: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
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小题1:不耻下问?惟有饮者留其名?
小题2:江月何年初照人?东篱把酒黄昏后?
小题3: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4:善假于物也?似诉平生不得志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题目以课本的必修、选修主要篇目为主,涉及初中内容,适当延展到课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年四岁,舅母志?夺:夺取
B.而刘夙疾病? 婴:缠绕
C.臣具以表,辞不就职?闻:使知道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沉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从之,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每组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杀人如不能
B、图而匕首见——樊将军以困来归丹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计不知所出耳
D、旦日不可不早自来项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狂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籍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幕仿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东海王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事,欲求自免,因劝勒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不?” 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总角尝山涛造:拜访
B.遂狂自免阳:假装
C.衍自说少不事豫:参与
D.当可不活:救活

小题2:下列各组内容,全都表现王衍“误天下苍生”的一组是(?)
①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
②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③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幕仿效
④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
⑤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⑥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
⑦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尊号。
A.①④⑥⑦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王衍有高才又美貌,而且聪明颖悟如同神仙,他常常把自己比作子贡。
B.王衍善于玄谈,又身居高位,加之他声望很高,所以后进者都学习他,以致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骄矜浮华的风气。
C.石勒都认为王衍才华出众,但不能为自己所用,力主杀之。
D.王衍死前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后悔,认为如果抛弃空谈努力匡正天下,就不会落到被杀的结局。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申陈事状,辞甚清辩。(3分)
②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3分)
③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①陈述事件情状,言辞非常明白清楚。(3分)
②羊祜的名望德行尊贵显赫,而王衍小小年纪却毫无屈从卑下的神色,众人都认为他非同寻常。(一句1分)
③没过多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破,石勒唤王公和王衍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溃败的原因。(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解释不正确,由原文大意可知,活:让他活。所以选D。
小题2: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表现王衍“误天下苍生”。①为王衍私事,⑤为王戎对王衍的评论,不是王衍行为。所以选C。
小题3: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表述不正确,“不能为自己所用,力主杀之”是孔苌的观点。所以选C。
小题4: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申陈” “辞” “清辩” “俄而” “举”、被动句、“以晋故”。
参考译文:
王衍字夷甫,神态表情清明秀美,风度姿态端详优雅。童年时间经拜访山涛(205~283,“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为之)叹息很长时间,(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是哪个老太婆,生出这么个孩子啊!然而贻误天下百姓,未必不是这个人哪。”王衍十四岁时在京都,拜访仆射羊祜(221—278,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名门,以清德闻于天下),陈述事件情状,言辞非常明白清楚。羊祜的名望德行尊贵显赫,而王衍小小年纪却豪无屈从卑下的神色,众人都认为他非同寻常。杨骏(?—291,西晋大臣。因女为晋武帝皇后,受武帝宠信,势倾天下)想把女儿许配给他,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于是假装疯癫使自己躲过这桩婚事。晋武帝听说他的名声,问王戎(234—304,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王衍从兄)说:“王夷甫和当今在世的哪个人不相上下?”王戎说:“没见过当世哪个人和他不相上下,应当从古人中去找这样的人。”
王衍已有高才美貌,(又)聪明颖悟如神,常常自比为子贡(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敏而好学,闻一知二,有治才,善辞令,甚至被认为“贤于仲尼”),加上声威名望很高,今当世之人钦佩敬幕。善发玄远之言,只以谈论《老子》《庄子》为事。经常握着白玉为柄的麈尾,和(洁白的)手同一颜色。如果所谈道理有不稳妥之处,随口就能更改,世人送他名号为“口中雌黄”。在朝在野之人对其一致称颂,称之为“一世龙门”。(王衍)历居显要官职,后进士人无不仰慕仿效他,推选察举士人入朝为官,都把王衍作为样板,高傲自大、虚浮妄诞,于是成为时风流俗。
王衍虽然身居宰铺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等到东海王司马越(?—311,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最后的胜利者,西晋后期独揽朝政)病死,众人共同推举他为元帅。王衍因为贼寇(指不断侵扰西晋的刘渊为首的少数民族部落)纷起(非常)恐惧不敢当此重任,推辞说:“我从小就没有做官的志趣,只不过按部就班升迁,才做到现在这职位,今天这样的紧急大事,怎能让我这本无才能之人定夺呢?”没过多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破,石勒唤王公和王衍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溃败的原因。王衍向(他)陈说西晋遭受灾祸与失败的缘由,(并)说所有谋划都与自己无关。石勒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和(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希望自己以此免于处置,还劝石勒称尊号当皇帝。石勒大怒说:“你的名望超过四海之人,身居朝廷重任,年轻时入朝为官,一直做到满头白发,怎能说从不参与政事呢?使国家破亡风俗败坏,正是你的罪过。”(石勒)命左右之人(将王衍)扶出(帐外),对他的同伙孔苌说:“我走过天下的地方也够多了,却从没见过像这样的人,应该让他活命吗?”孔苌说:“他是晋朝位居三公的高官,肯定不会替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石勒说:“总之不能用刀杀他啊。”让人夜里推倒墙埋杀了他。王衍临死时,回头(对从人)说:“呜呼!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提倡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不至于弄到今天之步田地。”死时五十六岁。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