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3:23: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12分) 鹧鸪天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 小题2:“一声横笛锁空楼”中“锁”字用词精当,请结合词句对“锁”字进行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锁”字的本义是关住、拴住、锁住,(解释“锁”字本义1分)这里是说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解释“锁”字语境义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子思念情郎的愁苦难以排遣的情形。(“思念愁苦”1分,“难以排遣”1分) 小题3:词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与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想象”1分,“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1分)创设了一个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意境特征1分)表达了女子渴望与情郎相会的期盼之情,(“期盼之情”1分)反衬出女子的离恨之苦。(“离恨之苦”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有误,实则是本有离恨要向情郎诉说,可情郎来恨已没。 小题2:炼字题,首先要了解字的本义,然后是在该语境下的意义,重点要说出这个字对所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或者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不能忽略的是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起到什么效果。 小题3:第一问是第二问的基础,要赏析词句,首先要读懂词句。完成了第一问后从画面的意境、表达情感、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该诗句即可,当然要整体把握全词,方能正确解读词句,赏析诗情与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下面问题。 古 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①,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①飚(biāo)风:暴风。②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③思:悲。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安,无计摆脱。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 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人以萧疏之感。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见消瘦,衣带渐宽。 (2)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苦难以言表,就像车轮在肠中不停地转,深切表达了客居胡地的游子浓重的思乡愁绪,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令人震撼。(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颔联: (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 (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元)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蘋、红蓼:水边生的草本植物。 小题1:这首元曲的开头两句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对曲中塑造的渔夫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精心选取“黄芦”“白蘋”“绿柳”“红蓼”四种景物,色彩明艳,相映成趣;(2分) 渲染出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特点,活画出渔夫垂钓的优雅环境,映衬着渔夫高洁脱俗的品格。(2分)。 小题2:渔夫是一个垂钓于秋江,以鸥鹭为友,不识字却能笑傲王侯的形象;(2分)他是作者忘掉机心、鄙弃功名的高尚德操、理想人格的化身。(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时先答出开头两句描写的景物,再分析其写景所用的手法和作用。 小题2:抓住描写渔夫形象的语句“有忘机友”“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等来分析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寻春 王阳明 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 江鸥意到①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 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 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 [注]①意到:估计(我)到近旁。 1.颔联中“江鸥”的形象有何特征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阳明的诗歌常将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请结合本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形象特征:活泼可爱与顽皮,充满情趣。(答“对人有疑虑”也可)作用:写出了景物(环境)的生动特征,衬托出诗人的亲近而不得的失落;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春景的迷恋,对乡村生活的陶醉。(意对即可) 2.本诗前三联依次描写了湖水、田野、江鸥、野草、山峰、溪流等景物,融入了作者对春景的迷恋,对乡野的热爱。尾联在寻春快乐之际点出对生活的感悟:只要融于自然,快乐到处都有。(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