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5 23:42: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九日,重阳日。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
小题1: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品格形象。(2分)
?
小题2:本诗用了哪些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分析其中一种手法的作用。(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不求高位、不慕功名的高士(洁士)形象。
小题2:主要用了对比、拟人手法。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最后一句“由来不羡瓦松高”可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小题2:“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对比、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答题。(8分)
雨睛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小题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小题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用拟人手法写鹊和雷,(1分),“衣犹湿”点明了雨后初晴,“语”写出了鹊活泼可爱的情态,“气未平”写雷不甘心立即销声匿迹;(2分)本联绘声绘形,突出了雨后初晴清新自然的景物特点。(1分)
【小题2】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颈联尾联叙诗人雨晴后所做之事,(2分);全诗不着一个“喜”字,诗人却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不也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吗?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尽管云雨的遮蔽广大猛烈,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湮的积极抗金举动)。本题可据此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首联的出句,“危坐”表现了诗人郑重的神态及沉重的心情。“阴晴”是运用双关,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是当时抗金时局的动态;颔联写景,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观察的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尾联用典,与上面所指的晦暗的压迫势力、飘摇欲坠的危势等等是不同的(这也是广义的“双关”)。这是作为意象的多义性决定的,更是诗人关心时局、希望政局好转的本意决定的。本题可据此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困难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小题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小题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4分)
小题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此题为炼字题。答题格式基本为:字的含义+句中意义+作者情感。
小题2:
这是陈与义在“靖康之难”,避兵于巴陵,借居在一家小园中,春寒袭来,为花木忧心而写下的一首诗。首句写出时间、地点,“日日风”三字,写出“倒春寒”。二句用倒装句法,写“春寒”带来的灾难。在风雨的侵袭之下,已经开放了的花朵飘零了,未曾开放的蓓蕾不吐蕊了,新花嫩叶萧瑟了,这怎能不使“园公”害怕呢!至此,深深被一种凄凉愁苦的情调所笼罩。然而,三四两句,诗人等峰一转,写出一个振奋人疏的情景:“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妖嫩的海棠,不惜鲜红花朵受到寒风冷雨的侵凌,居然冒寒在风雨中开放了。花开花落,本不受人的思想支配,但诗人在这里给它以人格化了,“独立濛濛细雨中”,赋于它以感情,认为海棠花在此时冒寒开放,表现了一种昂扬挺拔,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诗人把海棠刻画得如此生气勃勃,原是表达自己的情怀的。诗虽写的是雨中之景,却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气息。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6分)
南柯子? [宋]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小题1: 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话是为了惜春伤怀吗?为什么?(3分)
小题2:结合下阕诗句分析词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1分)②不是为了惜春伤怀。(1分)可以从两方面看出:首先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为了惜花而惆怅;其次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一犁水足”,从而期盼丰年。(写到一层原因即可得1分)
小题2:“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写出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农民辛劳生活的同情、怜悯之心(1分),也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1分)。(结合文本1分,情感分析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景与情的关系。题干首先要求解读诗句描写的画面,“幽艳”代指僻静处的花,“湿啼红”指水珠沾湿花朵,故诗句描写了僻静处数枝鲜花被水沾湿的景象。第二三问在诗句下文已有表达,“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所以作者并非惜春伤怀,且下片一转写的是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同情。所以解答此题主要从下文内容进行赏析。
小题2:本题考查小时赏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下片有两个层次,前三句为一层次,“人间辛苦是三农”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终年辛劳的农民的同情;最后一句为一层次,“要得”和“望”字分明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这首诗以写景落笔,转而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惜春伤怀而同情农民、希望他们获得丰收的愿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是“左联”五烈士牺牲后,上海龙华监狱的墙壁上发现的诗句,这首诗的合理顺序是
①壮士身亡志未终
②一般鲜艳一般红
③龙华千载仰高风
④墙外桃花墙里血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