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恨(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隋感?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高洁(或“超越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诗歌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因而此句暗含离别之意。
C.李白的《将进酒》开篇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形写声,那箜篌声,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碎山崩;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响遏行云,表现了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句则是以声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构思奇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诗歌的综合考核的题目,诗歌的综合鉴赏会涉及到诗歌的意象、意境、主旨、情感、手法风格等内容,一般题目答错误选项比较明显,答题时注意甄别。此题是课本中的诗歌,答题时要对课本中额诗歌有印象。选项D“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声写声,“芙蓉泣露香兰笑”句则是以以形写声为主,兼有以声写声,对诗歌的手法的理解出现偏差。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木兰花
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①钱惟演(962-1034) 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宋,为右神武将军。博学能文辞。此词作于作者临死前不久。
②芳尊:杯中盛着美酒。
小题1: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词最后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城上莺歌嘹亮,风光无限,城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作者以明丽热闹的景色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若从“绿杨芳草几时休”入手分析反问手法,可酌情给分。)
小题2:结尾这两句抒写诗人生命无多的垂暮悲怀。岁月流逝,容颜衰老,览镜而惊叹,往昔多病厌酒,如今却只有借酒浇愁,不惜一醉。既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心境,又隐约地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本题解析:
小题1:词在上片前两句写景,意思只是说,城头上莺语唧唧,风光无限;城脚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是一派春景。作者在这里是借景抒情,而不是因景生情,因此用粗线条勾勒春景,对于后面胡遣怀抒情反而有好处,因为它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喧宾夺主在毛病。另外,作者对景物描写这样处理,仍有一番匠心在。首先,这两句是从城上和城下两处着墨描绘春景,这就给人以动的感觉。其次,又斟酌字句,使两句中的听觉与视觉形成对比,看的是风光、烟波之类,显得抽象朦胧;听的是莺语、涛声,显得具体真切。这样的描写,正能体现出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并非着意赏春,而是一片春声在侵扰着他,使他无计避春,从而更触发了满怀愁绪。况周颐在《惠风词话》中有一段颇有见地的话:“词过经意,其蔽也斧琢;过不经意,其蔽也褦襶。不经意而经意,易;经意而不经意,难。”钱惟演的这两句正是进入了“经意而不经意”的境界。
小题2:下面两句开始抒情,绿杨芳草年年生发,而我则已是眼泪流尽,愁肠先断,愁惨之气溢于言表。用芳草来比喻忧愁的词作很多,如“芳草年年与恨长”(冯延巳《南乡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些句子都江堰市比钱惟演的来得深婉,但同时又都没有他来得凄婉。从表现手法上讲,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这两句是由上面两句对春色的描写直接引发的,由景入情,并且突作“变徵之声”,把词推向高潮,中间的过渡是很自然的。
下面的前两句仍是抒情,不这比上片更为细腻,“情怀渐觉成衰晚”,并不是虚写,而是有着充实的内容。钱惟演宦海沉浮几十年,能够“官兼将相,阶、勋、品皆第一”(见欧阳修《归田录》),靠的就是刘太后,因此,刘太后的死,对钱惟演确实是致命的一击。一贬汉东,永无出头之日,这对于一生“雅意柄用”的钱惟演来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当时的情怀可想而知。“鸾镜朱颜惊暗换”,亦徐干《室思》诗“郁结令人老”之意,承上句而来。人不能自见其面,说是镜里面而始惊,亦颇入情。这两句从精神与形体两方面来感叹老之已至,充满了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参考答案:
(1)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
(2)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吴楚东南坼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
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小题1: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对具体意象的分析来概括本诗所描绘的景象。关键意象为:陌上、平冈、溪头等意象点明地点是农村,破嫩芽、已生些、荠菜花等点明时节,春天。所以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然后结合诗歌具体描绘。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思想感情。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点明是对比手法。作者将二者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要答出来。即衬托后者的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感情依托在景中,所以作者对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的喜爱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