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客发笤溪
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作者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真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的绵长。
2.末联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5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2)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4)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
(5)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6)熊咆龙吟殷岩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杜牧《阿房宫赋》)
(8)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
(1)暮霭沉沉楚天阔?
(2)一尊还酹江月?
(3)玉簪螺髻?
(4)洞庭波兮木叶下?
(5)长使英雄泪满襟?
(6)栗深林兮惊层巅?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1)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筛”,是“用筛子过东西”的意思,它很好地将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上铺金撒翠的样子表现了出来,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另外,诗中暗藏了一个比喻:树林如筛。从比喻的角度去赏析,也可以。)
(2)作者通过对“柳堤”“竹溪”“鸥鹭”“农父渔翁”等乡村景物与人物的描写及最后一句的议论,表达对田园自然风光的热爱及寄情田园、山水的闲适隐逸生活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①改火:指一年。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一改送别词缠绵伤感的格调,富有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试选取下片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比喻、对偶、双关。(2分,答出任两种即可)
赞扬了友人超越悲喜的淡定和坚贞的气节。(2分)
(2) 词末二句说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呢?以人生如寄、万物齐一之理劝慰友人,开释胸怀。(找准语句1分,分析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1-2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这首词是如何突出节令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瘦”是全篇的词眼,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词写于重阳节,初秋天气,白昼还很长,夜里天气已变凉,西风吹卷着窗帘,菊花怒放。作者正是抓住气温变化大、西风吹来、菊花盛开等现象突出秋天节令特点。(意对即可)
2、这首词情景交融,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写出了女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形象地概括了全篇词意,画龙点睛,使形象和环境显得十分协调,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所以一个“瘦”字是全词的词眼。(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