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4 04:40: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②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朝毵sān:地名),杀北地都尉昂。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③,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④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⑤,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改动)
[注]①大父:祖父。②搏髀:拍着大腿。③推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④阃外: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⑤莫府:将帅出征时设在野外的营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善:善于。
B.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制:裁决。
C.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飨:犒劳。
D.求贤良,举冯唐举:举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文吏以法绳之
B.跪而推毂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C.乃卒复问唐曰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D.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陛下下之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经常想起李齐,那是因为他在代地的时候,曾多次听尚食监高祛说过李齐的才能。
B.文帝发怒是因为冯唐在众人面前说他即使有李牧这样的贤才也不能任用,这使他难堪。
C.云中太守魏尚因为擅自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从而受到法办,爵位被削。
D.冯唐在仕途上一直很坎坷,景帝让他去做楚相,不久被免职,武帝求贤时,他已老了。
小题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
译文:?
(2)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译文:?
(3)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译文:?



2、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长集/咸:都?
B.可乐也/信:相信?
C.虽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D.所既倦/之:往,到达



3、单选题  13.名句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8分)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她是有???,??,?,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④又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⑤《小狗包弟》一文的作者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包括《?》《春》《?》,《雾》《雨》《电》合称“?”。



4、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越国以远( )
②因人之力而之( )
③吾还也( )
④皆衣冠以送之( )
计不知所出耳( )
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⑦项伯杀人,臣之( )
⑧常以身蔽沛公( )
吏民,封府库( )
⑩沛公已去,至军中( )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B、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C、一与一,谁能惧我?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