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
3等闲识得春风面,_____________。朱熹《春日》
参考答案:1、化作春泥更护花 2、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万紫千红总是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在一首词,完成后面两个题(8分)
渔家傲
范仲淹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②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抗击西政的侵扰。
②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①简要分析:“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异”字在全篇中的作用。(4分)?
②试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①“异”字统领全文,总写了作者对塞下秋景的感受。(1分)既写出了塞上秋景的奇异,如四面边声、午里峦嶂、落日孤城、羌笛秋霜等。(1分)又写出了与家乡风景的不同,(1分)流露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分)(每项意思对即可得分,共4分)
②该词既表达了作者有家难归、思乡的苦闷抑郁心情。(2分)也表现了词人抵御外侮,报国立功的爱国情怀。(2分)(共4分,每项意思对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10月
毛泽东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望断”,望尽,望极,一直望到再也看不见了,表示望的久远。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城”,这里指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好汉”勇敢有为的人。“屈指”,弯着手指计算。“行程”,指长征已走过的路程。
C.“红旗漫卷西风”,“漫卷”,随风翻卷。
D.“何时缚住苍龙”,“苍龙”,太岁星的别名。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为太岁星象征凶神恶煞。这里喻指以将介石为总头目的国民党集团。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写作者伫立在六盘山顶,目送着雁群向南飞去。雁群渐飞渐远,终于消失在南面的天际,可他还在久久地凝望着。寄托了对走过的万水千山的怀念。
B.“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钢铁般的誓言和雄心,表现出藐视一切困难和藐视一切敌人的宏伟气魄。
C.“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这两句景物描写同上阕“天高云淡”的自然景观相映,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蓝天、白云、红旗,西风、雁群、浩荡的红军队伍,真是色彩鲜明,境界壮阔,表现出胜利在望的欢跃情调。
D.“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抒情言志慷慨激昂,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庵:圆形草屋?②归来,指43岁免官归里?③华:花白
小题1:简要分析上片所写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3分)
小题2: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概述。?(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凄凉景象。一个清秋的夜晚,诗人来到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投宿。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茅房,屋后是一片松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自语” 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2分)作用:衬托出作者自己南征北战的雄心壮志,以及些微惆怅。(为下片的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1分)
小题2:下片塑造了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免官失意归来后已是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平生塞北江南的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眼前现实使他逆境益思奋勉,不坠壮志。(2分)一个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却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统一祖国万里河山的坚贞不渝的爱国英雄的形象。(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词的上片集中写景,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展现的是一种破败冷落荒凉萧瑟的景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下片中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衬托了作者,为下片做了铺垫。
小题2:这类题目可以从诗词塑造人物的手法入手分析。下片首先从外貌来塑造诗人形象: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然后写人物所见所感: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对于真正存在的饥鼠,蝙蝠视而不见,对满耳风声充耳不闻,眼中所见乃心中所想,尽是祖国大好河山。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①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②?
【注】①仲殊,宋代僧人。②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远近结合。“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路面之状。②视听结合。“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小题1:①“数声啼鸟怨年华”,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②“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艰辛、羁旅愁苦的孤寂之情。③“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怀旧伤感、感慨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④借“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等句,表达了作者眷恋尘世的复杂心境。(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词句分析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小题1:此题考查情感概括,逐句分析表达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