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5:07: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B.《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善于描写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
C.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古代神话(汉以前)——志人志怪小说(魏晋)——传奇(唐)——话本(宋、元)——拟话本(明)——长篇章回体小说(明清)。
D.莫泊桑,英国作家,19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莫泊桑,法国作家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模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左右为难:左也难,右也难,两边为难。形容处于某种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不符合处于某种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B项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为了革命或某种事业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指绘画、书法和写文章,一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温总理在担任全国抗震救灾总指挥期间,千方百计,殚精竭虑,急灾民之所急,心系群众,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D.李刚和张强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A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B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D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全是被动句的一项: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智勇多困于所溺
⑤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⑦
D.④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解答此类题,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文言句式的“特殊”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就要求考生能够通顺的翻译文句,在翻译中把握其“特点”。就本题而言,还要明确“被动句”的特点及其类型。如①句是“见……于……”表被动,②句则为“为……所……”表被动,④句用“于”表被动。本题易在第⑥句产生思维障碍,原因在于本句没有明显的表被动的标志词,这就要根据意思来把握。“激昂大义”本身有被动义或理解为省略了表被动的介词“于”。另外,对于其他文言句式的特点也应切实掌握。如③句为宾语前置,⑥句为介词结构后置,⑦句为定语后置。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2013·高考安徽卷)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再见!
路萍:也谢谢你,再见!


参考答案:(示例)①阿姨,您好!刚才是红灯,您怎么就过来了?
②跟车抢红灯,多危险啊!再说,大家这样抢红灯,也容易影响交通;这不,堵上了。
③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顺畅。阿姨,您看我的话对吗?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①处,后文路萍的语言提示①处的主要内容应在责问路萍闯红灯,但表达要委婉、得体。②处,根据下文“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提示②处是关于抢红灯的话题,谈抢红灯的害处。③处,继续上文抢红灯的话题,结合后文“你讲的在理”说明此处应是遵守交规,不抢红灯的好处。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