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七)
①太祖问之,美不敢答?②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③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④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⑤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⑥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9分)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祖随,散骑常侍。父仲任,治书侍御史。藩少孤,居丧以毁称。太守韩伯见之,谓藩叔尚书少广曰:“卿此侄当以义烈成名。”州府辟召,不就。
高祖素闻藩直言尽节,召为员外散骑侍郎,参军军事。从征鲜卑,贼屯聚临朐,藩言于高祖曰:“贼屯军城外,留守必寡,今往取其城,而斩其旗帜,此韩信所以克赵也。”高祖乃遣檀韶与藩等潜往,既至,即克其城,贼见城陷,一时奔走,还保广固累月。将拔之夜,佐史并集,忽有鸟大如鹅,苍黑色,飞入高祖帐里,众皆骇愕,以为不祥。藩起贺日:“苍黑者,胡虏之色,胡虏归我,大吉之祥也。”明旦,攻城,陷之。从讨卢循于左里,频战有功,封吴平县五等子,除正员郎。寻转宁远将军、鄱阳太守。
从伐刘毅。毅初当之荆州,表求东道还京辞墓,去都数十里,不过拜阙。高祖出倪塘会之。藩劝于坐杀毅,高祖不从。至是谓藩曰:“昔从卿倪塘之谋,无今举也。”又从征司马休之。复为参军,加建武将军,领游军于江津。徐逵之败没,高祖怒甚,即日于马头岸渡江,而江津岸峭,壁立数丈,休之临岸置阵,无由可登。高祖呼藩令上,藩有疑色,高祖奋怒,命左右录来,欲斩之。藩不受命,顾曰:“藩宁前死耳!”以刀头穿岸,少容脚指,于是径上,随之者稍多。既得登岸,殊死战,贼不能当,引退。因而乘之,一时奔散。
高祖伐羌,假藩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漂藩重舰渡北岸,索虏牵得此舰,取其器物。藩气厉心愤,率左右十二人,乘小船径往河北。贼骑五六百见藩来,并笑之。藩素善射,登岸射,贼应弦而倒者十许人,贼皆奔退,悉收所失而反。又遣藩及朱超石等追索虏于半城,虏骑数重,藩及超石所领皆割配新军,不盈五千,率厉力战,大破之。论平司马休之及广固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
元嘉十年,卒,时年六十二,谥日壮侯。?选自《宋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藩少孤,居丧以毁称毁:因悲哀过度而损害身体
B.将拔之夜拔:攻取
C.高祖伐羌,假藩宁朔将军假:假扮
D.率厉力战厉:督促、激励
小题2:下列各组中,都能表现胡藩“作战英勇”的一组是(?)。
①贼屯军城外,留守必寡?②以刀头穿岸,少容脚指,于是径上
③藩劝于坐杀毅,高祖不从?④藩素善射,登岸射,贼应弦而倒者十许人
⑤既得登岸,殊死战,贼不能当?⑥胡虏归我,大吉之祥也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胡藩早年丧父,守丧尽礼,很有孝道。太守韩伯见到他,认为他将来必定会因忠义节烈而成名。
B.在征打鲜卑时,胡藩为高祖出谋划策,避开正面敌军,乘机攻取空虚的敌城,结果大胜。又跟随高祖讨伐卢循,屡建战功。
C.胡藩对刘毅早有察觉,当年就劝高祖除掉刘毅,但高祖没有听从;当后来出兵讨伐刘毅,高祖慨叹自己当时没有听从胡藩的计谋。。
D.跟随高祖征讨羌人,在河东一战,胡藩率十几个人乘船到对岸,射杀敌军,收回战船;虽遭敌军数重包围,但胡藩等人奋力作战,大破敌军。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屯军城外,留守必寡,今往取其城,而斩其旗帜,此韩信所以克赵也。(5分)
(2)以刀头穿岸,少容脚指,于是径上,随之者稍多。(5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也。王莽时,守本县长。汉兵起,攻拔棘阳,彭将家属奔前队大夫甄阜。阜怒彭不能固守,拘彭母妻,令效功自补。彭将宾客战斗甚力。及甄阜死,彭被创,亡归宛,与前队贰严说共城守。汉兵攻之数月,城中粮尽,人相食,彭乃与说举城降。诸将欲诛之,大司徒伯升曰:“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侯,令属伯升。及伯升遇害,彭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从鲔击王莽杨州牧李圣,杀之,定淮阳城。鲔荐彭为淮阳都尉。更始遣立威王张印与将军徭伟镇淮阳。伟反,击走印。彭引兵攻伟,破之。迁颍川太守。
会舂陵刘茂起兵,略下颍川,彭不得之官,乃与麾下数百人从河内太守邑人韩歆。会光武徇河内,歆议欲城守,彭止不听。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彭因进说曰:“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佑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光武深接纳之。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注]歆,以为邓禹军师。(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贳(shì):赦免,宽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彭乃与说举城降/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B.彭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略下颍川,彭不得之官/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D.旋被祸难,永恨于心/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4、阅读题
何武者,寿之骁卒也,故为步卒将,戍霍岳。岳产名荈①,有负其贩者,多强暴民。民不便,必诉于将。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俟薄围②,将申太守,请杀之。强暴之党惧且死,乃诬诉武于寿守,且曰:“不顺守命,擅生杀于外。”寿之守严悍不可犯,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杀之。至是,闻武罪,如乳虎遇触、怒蝮遭伤,其将害也,可知矣。乃命劲将勇卒囚武至府。武固知理可申,然不夺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俟死矣。至则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又肢体魁然,乃投石拔距③之类也,守雅爱是类,翻然释之,黜其职一级。武曰:“吾今日不归地下,真守之赐也。请得以命报。”居未久,寿之指邑曰枞阳,野寇四起,其邑将危。武请于守曰:“此真某毕命之秋也。”守壮之,复其故职,奉命为贰将,领偏师,自间道入枞阳。不意伏盗发于丛翳间,兵尽骇逃,武独斗死。
(皮)日休曰:武之受谤,不当其刑,况其死乎?如非武心者,纵免死,其心不能无愤也,况感分用命哉?呜呼!古之士事上遇谤,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必以愤报。破家亡国者可胜道哉!春秋弑其君三十六,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武一卒也,独有是心。呜呼!今之士事上当职,苟遇谤遭辱无是心者,吾又不知武一卒也。
5、单选题 【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
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
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