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这个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诗中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2.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如梦令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虚堂?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小题1:本诗一、二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首句用草虫鸣之动来反衬夜静,正因“寂寂”才能听见虫鸣;起笔的“虚”字语涉双关,一是空堂之分外空寂,一是诗人心灵的孤寂。(“以动衬静、“双关”或“寓情于景”各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小题2: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的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景物描写2分,作者情感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寂”与“鸣”相对,可见使用的是反衬(或对比),第二句寓情(旧情)于景,“虚堂”双关,既指堂空,也指诗人的心空。
小题2: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第一小问就是描写画面,第二小问就是结合前两句分析诗人情感,再结合注释中作者两次罢相的经历不难理解作者的心情。
点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前提是要明确诗歌运用了哪种或哪些表现手法,然后注意题干所问是对整首诗而言还是就个别诗句而言,据此找出并结合诗句展开赏析,然后再答出表达效果和诗人感情。
解析思想情感题要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和作者的生平分析甚至注释把握作者心情,不可无根据地猜测,不能随意拔高,要通过分析诗句准确地表述出其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
洛中:今洛阳。午桥:在洛阳东南,为文人名士流连悠游之地。长沟:指从午桥下流过的溪水。陈与义(1090—1138),宋徽宗时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等职。靖康之变后,辗转至临安,任吏部侍郎等职,后谪监陈留酒税。
(1)请分析“吹笛到天明”在词中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①扣标题“旧游”,点明旧游的豪情盛况②由“无声”到“有声”转换,由静谧向昂奋转变③让夜饮图动静制宜,声情并茂,二十余年难以释怀的旧游图如在目前。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