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和例句抒情方式一致的句子(?)
例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C.念桥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例句与D为直抒胸臆;ABC为借景抒情)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将王羲之《兰亭诗》与《兰亭集序》对比阅读,说说《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短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栈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椅。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滑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困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硕鼠
硕鼠硕鼠,无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逝将去③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④。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无,毋,不要。②三岁,多年。贯,侍奉。莫我肯顾,不肯照顾我。③逝,通“誓”。去,离开。④所,处所。
1.“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这两首诗歌中哪里运用了这些手法?请引用具体诗句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赋为直陈其事,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直接写劳动的场景;比是打比方,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将统治者比喻成大耗子;兴是用另外的事物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如“河水清且涟猗”,引出后文的不平之气。
2.这两首诗在主旨上的共同之处是对统治者的剥削进行了批评、控诉。不同之处是批判的程度有所不同,《魏风﹒伐檀》只是对统治者的不劳而获进行了质问,表达了愤懑之情《硕鼠》对统治者的讽刺更为辛辣,否定更为彻底,并且表达了“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决绝之心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高阳台
南宋 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断桥、西泠,都是西湖风景点。
(1)张炎此词寄托的是南宋将亡的愁恨,但有人说这样的评论太牵强。说说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说说理由。(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达作者的感情上是有起伏变化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第一种答案:赞同第一种观点。作为南宋词人,看到了国家在走向衰败的现实,词中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这个意思,但是词中写的对春天的惋惜、哀怜,是可以间接表达词人对南宋的感情的。
第二种答案:赞同第二种观点。既然词中并没有一词半字与政治有关,完全可以看成是作者感物伤时的作品,硬要将它与南宋的衰亡联系起来,确实有些牵强附会。
(2)在上片,写词人春游西湖,说明对春天有渴望,在“东风且伴蔷薇住”句中,还表现出希望春天长留的渴望。在下片,先写词人找不到往年春天的快乐,只有平添新愁,于是,只好失意地闭门消愁。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本诗中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曹操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忧呢?我们又如何理解他的忧呢?
小题3: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参考答案:小题:人生的短暂?贤才投主?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小题:曹操的愁是一种心忧天下的愁。这种愁源自他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源自他为实现理想而求贤若渴,源自年事已高、时日无多。他的愁之多之深正说明他的志之远之大啊!这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伟人之愁。
小题: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