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4 05:47: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闵:同情,怜悯。 C.今日病矣——病:疲倦,劳累。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哪里,怎么。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①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②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③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④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估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衔怪于数目,以召闹取怒乎? [注]①抗颜:犹言正色,谓态度严正不屈。②挈挈:急迫的样子。③庸蜀:指四川。④苍黄:通“仓皇”,慌张。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者数矣(多次) B.被南越中数州(通“披”,覆盖) C.然后始信前所闻者(才) D.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估计,揣测)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从而师之 B.甚不自是也 C.世果群怪聚骂 D.指目牵引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对韦中立的“欲相师”直接谢绝。 B.第二段写韩愈因反对不事师的坏风气,抗颜为师,而遭到笑骂攻击,以致被逼得不能安其位。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切的同情。以此说明师道之衰,及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C.第三段不仅赞美了韩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斥责了那些群怪聚骂反对从师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 D.在第三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士大夫之流压抑“从师”正确意见的愤慨与沉痛之情。 4.翻译文中的句子。 (1)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释秘演诗集》序? [宋] 欧阳修 ①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②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③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⑤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⑥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狎:亲昵 B.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高:高尚 C.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适:享受 D.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胠:打开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B.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赤壁赋》) C.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D.于其将行,为叙其诗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不评说秘演诗作,却叙述秘演平生,抒写了友朋间深厚情谊和人生盛衰感慨以及奇士贤豪不为时用而终致困死的郁闷之情。
B.本文显著特色是层层铺垫、步步映衬。用自己渴望交结“智谋雄伟非常之士”之心情为石曼卿作铺垫,接着叙石曼卿,后又用秘演来陪衬石曼卿,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C.作者从石曼卿、秘演两位“奇男子”一生遭际慨叹人生盛衰沉浮。叙石曼卿离世后秘演“漠然”欲前往“东南”,实际上蕴含着自己对亡友的深沉怀念之情。
D.通常的序跋文以评论为主,但本文却以叙事、写人、抒情取胜,可谓别具一格,真正表现了作者散文摇曳多姿、情韵悠长的“六一风神。”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房屋
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通“俊”
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安逸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央:完、尽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吾非恶此而逃之/蚓无爪牙之利
B.其在外,则树旗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泉甘而土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3.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4.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划线的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臣固知王之不忍
C、若无罪而就死地——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造物不应推若辈——以若所为,求若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