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4 06:05: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小题1】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
【小题2】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着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望湖楼晚景
刘敞?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湖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电光时掣紫金蛇。
小题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两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江西雨景?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4分)
小题2: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3、单选题  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忧而不伤,虽然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但报国之心不改,垫定了全诗雄迈的基调。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阅读题  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少年游 早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具体说明。 (3分)
【小题2】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5、单选题  对下面曲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惶惶的寄。
A.以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B.莺莺看见送行的车马,心中非常难过、憋闷,无心梳妆打扮,从今以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时光。
C.叮嘱张生分别后,隔一段时间再寄书信来,不要影响进京应试。
D.运用民间口语,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造成音节和韵的回环流转,与莺莺抽泣的声音和心情相合拍。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