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请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拥有阳光
一缕阳光,一缕清风,一杯香茗,一卷散发古典人文气息的唐诗宋词,足以将我的思绪带入那风流倜傥的时代。沉醉在虚实交织的梦幻境界,沐浴着圣贤赐予的和煦阳光,我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
因为,拥有古老智慧的阳光,真好。
喜欢山水田园诗的幽静、淡雅与恬淡,恰似芳香四溢的茉莉,尊贵而含蓄,高雅而矜持。愿陪伴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漫步在"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与幽深之中,体会"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神秘与安详。若有一天,我愿与王维共悟惮道,参悟人生的真谛,在辋川淅淅沥沥的丝般细雨中,行走,融化,与大自然合而为一。
喜欢婉约词派的缱绻,缠绵与温柔,恰似亭亭玉立的荷花,大方而挺立,纯洁而脱俗。最为欣赏的,既非"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亦非政才逊于文才的南唐后主李煜,而是身世飘忽不定,几经沉浮的幼安。愿陪伴年轻时的她乘船兴尽而归。去有意无意地惊起那一滩嬉戏的鸥鹭;更愿陪伴离丧后的她听帘外雨疏风骤,看院内绿肥红瘦。若有一天,我愿与李清照一同把酒东篱,倾听"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看那晚来风急,品那"三杯两盏淡酒",重拾那份本不应属于她的惘怅情怀。
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懂得一个人可以没有权势,但不可没有骨气;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我明白一个人可以放弃生命,但不能抛弃气节;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我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无法被打败。先哲的教诲如阳光般浸润我的心田,启迪着我的心智。
拥有唐诗宋词构筑的古典意境,就是拥有净化心灵的一泓清泉。
拥有唐诗宋词勾勒的古朴图景,就是拥有温暖灵魂的一缕阳光。
愿泡一杯香茗,翻几页书卷,在大自然阳光与精神阳光的双重浸润下,看云卷云舒,观花开花落,波澜不惊,宠辱偕忘,感受生命的美好。
愿扯下天边一抹晚霞,围于脖颈,让这生命中的阳光,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房。拥有阳光,真好。
作文点评
小作者在考场上一瞬间思绪抓住了"唐宋诗词"这"民族的灿烂文化",以之为"阳光"---精神上给人温暖和能量,此构思独特新颖高雅,使所给材料翻出新意,亦给了作者挥洒才思书写才华的机会。选材上,小作者从自己个性爱好出发,侧重选取中国古典诗词浩瀚文化中的山水田园诗和婉约词入文,自成恬淡、缱绻的文风,给人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
本题解析:
题目由一个动宾短语构成。"拥有"的字面义是:领有;具有(大量的土地、人口、财产等)。综合考虑其情态、适用范围等因素,理解此词有两点需特别注意:1、有主动意味;2、含珍惜之意。"阳光"的字面义是:日光;属性词,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属性词,(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因为在"拥有阳光"这个短语中,"阳光"处于宾语位置,所以从语法上讲,它不能被看作属性词,只能被看作名词,即作日光解。但是,阳光在现实语境中的语义远比其本义要丰富、复杂得多。仅就它的比喻义而言,除作为属性词提供的两种理解外(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心态,公开透明的体制),还可以把阳光理解为乐观的态度、直面苦难的勇气、洒向人间的大爱等等。如果结合提示语进行思考的话,题意自然更加显豁。"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一句道破了命题者的用意,很显然,在此处,"阳光"是取其比喻义的,当理解为乐观、积极的心态;"把快乐、活泼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一句,则既点出了阳光的普照与传递功能,也把"拥有"的境界从个人(自己)提升到了众人(他人)。
综上分析,这道题的旨意非常明确: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并主动地以自己的这种精神状态去感染、感动他人,让人间充满阳光与暖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分享与分担
我不知道转瞬即逝的流星是否值得我期盼;
我不知道淡淡盛放的樱花是否值得我等待;
可是我知道,那些与我分享阳光,帮我分担风雨的人,是我生命的守候。
分享是爱的针线,缝合了悲伤。这么多年的春晚,从未离开过本山大叔的陪伴。他的小品也成了每年除夕夜最期待的“年夜饭”。他是快乐的,同样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快乐。还记得他的小品《心病》中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什么最重要?是快乐!”他把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分享给我们,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再多的不快与悲伤也在这分享中消失了。回想身边的那些人,多少人把他们的爱与希望传递给我们。美妙的音乐,动人的舞蹈,又或是诚肯的倾听,亲切的耳语,我们分享的是爱与感动。
分担是心的良药,治愈了彷徨。每个人都记得2008年奥运会上刘翔退赛的一幕,那样的失望与无助。赛后的舆论,世人的评论给刘翔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可刘翔的教练孙海平与他分担了这一切。他们既是师徒,又是朋友。孙海平关心刘翔的伤势,让他悉心疗养。另一方面,他还关注刘翔的内心,常与他促膝长谈,为他开导。外界的风风雨雨,内心的惊涛骇涛浪他们一同分担。孙海平分担了刘翔心中的不安与痛苦,把赛后彷徨的他拯救出失败的泥沼。最终,刘翔能振作起来,靠的是孙海平无私的分担。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多少人迷失在高大冰冷的建筑物森林,有多少人能共同分担这份彷徨?躁动不安的心灵需要我们彼此分担。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郎台或许不懂这些吧。他一心只爱金钱,没有与妻子女儿分享他拥有的,同样,他也分担不了妻子的痛苦与女儿的彷徨不安。可结果呢?他走了,却带不走他一生追求的金钱,只有遗憾。这虽然是小说,但我们身边也不管这样的人。仔细想想,为朋友分担风雨,也他们分享阳光,我们也会收获更多爱与关怀。
此刻,阳光明媚,我多想把这份暖意分享给你,那个愿与我分担风雨的你!
本题解析:【题目解读】
“分享和分担”是一道关系型作文。写作时要注重分享和分担关系。而要写好二者关系,作文者就首先要注意把握“阳光”与“风雨”的含义。题目中的“阳光”应该指积极的方面,比如荣誉、便利、幸福等与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的东西。而“风雨”则指挫折、困难等需要克服的内容。
考生既不能光写“分享阳光”,也不能光写“分担风雨”,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倘若光写“分享阳光”,忽视了“分担风雨”就偏颇了;反之,亦然。
本文的最大难点。关键在于两概念的把握,应该平均用力,各占50%,而不能有所倾斜。其次在于两概念的辩证关系的把握上,注意概念间的相辅相承、正反、互补、等关系。考生下笔前必须先把两者关系搞清楚。
【难点把握】
分析了关系型作文的最大难点。“关键在于A、B两词语的把握,应该平均用力,各占50%,而不是A写80%,B写20%,有所倾斜。”
“另一方面,A与B之间的辨证关系把握上。有的是相辅相承、正反、互补、等关系。考生下笔前必须先把两者关系搞清楚。”
【经典素材】
1、有人说:“一份快乐由两个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只有半份痛苦。
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致橡树》)
3、两个朋友
两个朋友正在森林中行走。两人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高个子对矮个子说:“我们是朋友。如果来了野兽,我会帮你的。”矮个子说,“当然了,我们是朋友嘛!”
正在这时,一只熊朝他们走来。高个子一下子跳上了树,而矮个子上不去。他说:“帮帮我,我爬不上去。”可是高个子却说,“不行,这棵树不太结实。”
矮个子只能扑到地上,屏住呼吸。熊闻了闻,走开了。高个子下来问,“熊对你说什么啦?”
“在你最需要帮助时他离开了你,他不是你的朋友,”矮个子说。
记住: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伊索寓言》)
4、行人与斧子
正有两个人在同一条路上走,其中一个捡到了一把斧子,于是叫了起来:“瞧我发现的东西!”“不要说‘我’”,另一个人说,“该说‘我们’发现的。”过了一会儿,那个丢失斧子的人来了,指责拿着斧子的人偷了他的斧子。“哎呀,”他对他的伙伴说,“这回我们完了!”
“不要说‘我们’,”另一个人回答他说,“该说‘我’完了。”一个人不能与朋友分享所得,就不该指望别人分担风险。(摘自4月4日《广州日报》)
5、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一次,亲戚送给他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了的。小潘基文建议父亲说:“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父亲满意地同意了小潘基文的建议。这是一个与人分享的最好事例。
点评:关系类考题的核心是分析和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此之中,得出两者的辩证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终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鬣狗难过岔路口。”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社会,无论是在政治领域、文化教育领域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速度”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高速增长、火车提速、速成、速递、速记、速配、快餐、快读……。“速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环境恶化、身心疲惫……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认识?请以“速度”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以“你好!陌生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