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A.①文育以告,劢乃遣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厚加赗遗而遣之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②作《师说》以贻之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
(1)周弘让善于写隶书,抄写蔡邕《劝学》和古诗送给周文育,周文育不认识也不理解这些。(关键点:“遗”译为“赠送”“文育不之省也”是宾语前置句,“省”?是“了解、知道”之意。句意。)
(2)您很快就能突然得到二千两银子,如果您不相信我,就拿我的话去验证。( 关键点:?“须臾”译为“很快”“暴”译为“突然”“见”译为“我”。句意。)
(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关键点:“谨”译为“认真从事” “孝悌”译为“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申之以孝悌之义”是状语后置句。句意。)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壮”应解释为“认为……有雄心壮志”。
小题2: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两个“乃”都是连词,“于是”。B第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是连词,表递进;C第一个“于”是介词,表示被动,“被”;第二“于” 是介词,“比”;D第一个“以”是介词,“把”;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来”。
小题3:“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收他为养子”错,是向周文育的母亲请求。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文: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乙文: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罪:抵消罪行
B.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仆一样
C.所读书必手钞/钞:通“抄”,抄写
D.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沃汤:用热水浸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B.佯狂不知所之者/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C.如是者六七始已/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慷慨得志之徒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两段文字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五位义士与蓼洲周公、缙绅等作了鲜明对比。
B.作者对“高爵显位”种种丑态的描述,字里行间表现出辛辣讽刺和极度鄙视。
C.“嗟乎”引出了对“大阉之乱”时期“缙绅”的行为和“五人”义举的感慨。
D.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一丝不苟,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天才出自勤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参考答案: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1)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非同寻常(指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逡巡、非常)
(2)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与这五个人的死相比,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辱人贱行、视、固)
5.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殉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桓玄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
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帝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曰:“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
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戯欷,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日:“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曰:“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谅如此。
弘既人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谓为王太保家法。虽历藩辅,而不营财利,薨,亡之后,家无余业。自领选及当朝总录,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若美相盼接语欣欢者,必无所谐。人问其故,答曰:“王爵既加于人,又相抚劳,便成与主分功,此所谓奸以事君者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问者悦伏。 (选自《南史·王弘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不收责——责:责罚
B.悉委诸弟——委:交付
C.唯弘征召一无所就——就:就职
D.收道子付廷尉——收:逮捕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弘擅长政务的一组是
[? ]
参考答案:1.A
2.C
3.C
4.(1)王弘当时还处在守丧期间,却独自一人在路旁跪拜送行,攀着囚车哭泣,议论这件事的人都称赞他这种做法。
(2)王昙首既是王家之宝,又是国家栋梁,王弘的表情和应有的心境并不相符,这是什么缘故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安字安石,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①。”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
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②,其名犹出万之右。安妻,刘惔③妹也,既见己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 “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时苻坚强盛,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张)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谢)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门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及薨,年六十六。帝赐东园秘器等,赠太傅,谥曰文靖。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注】①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②衡门:简陋的房屋。③刘惔:字真长,沛国萧人,汉室之裔,历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故世称刘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导亦深器之 器:器重
B.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 黜:罢官
C.时苻坚强盛,率众,号百万率:全部
D.既罢,还内,过门限,心喜甚 限:门槛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谢安“沉静有识”的一项是
①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
②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
③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④(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
⑤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谢安与孙绰等人泛舟,海中风浪汹涌,谢安谈笑自如,与众人恐惧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B.谢安喜欢独处安静,无意于为官,到了四十多岁才有进入仕途的意愿,此后果然不同凡响。
C.面对苻坚大兵压境,晋朝京师震恐,谢安却命人驾车出游,与张玄下围棋,以别墅赌输赢。
D.谢玄打败苻坚的消息传到谢安府中,谢安只显示出些许高兴的神色,然后继续与客人下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5分)
(2)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王导也非常器重他,因此他年少时就有很大的名气。
(2)谢玄到谢安宅第询问该怎么办,谢安平静如常,毫无惊恐的脸色,回答说:“已经另外想好了主意。”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C项中“率”是动词,率领。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试题分析:②③表现谢安对仕途较淡然。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理解“沉静有识”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谢安的行为,却不能体现他的“沉静有识”,有的可能能体现“沉静有识”,却是别人的行为。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3:试题分析:D项里应是“毫无喜色”。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器”是器重的意思,“由是”是因此的意思,“重”指很大的名气,这三个得分点各2分,句意1分。
(2)这个句子中“夷然” 指平静如常,答对给2分;“旨”是主意的意思,答对2分,句意1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王还柱而走。(环绕)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处境困窠窘)
C.持千金之币物。(礼品)
D.诚能得樊将军首。(的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