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2017-09-24 06:39: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既东郑——又欲肆其西
B.晋函陵——三可夺帅也
C.臣壮也——君薄也
D.且君尝晋君赐矣——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归类正确的的一组是
[? ]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盘盘焉,囷囷焉。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将焉取之
⑧郑文公亦不礼焉
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⑩犹且从师而问焉
A.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⑩/⑥
B.①⑨/ ②③⑦/④/⑤⑥⑩/⑧
C.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⑥⑩
D.①/ ②③⑦⑨/④/⑤⑧/⑥⑩
3.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是寡人之过也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⑧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A.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C.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D.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2、阅读题  (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分)
译文:?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2分)
译文:?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学之,又其次也——困:窘迫,受窘
B.君子于亲,则民兴于仁——笃:笃厚
C.贤易色——贤:尊重,崇尚
D.于事而慎于言——敏:迅速,敏捷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楚精英
B.秦人视,亦不甚惜
C.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侵之愈急。
B.子孙视之不甚惜。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可以知之矣。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