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谒肃宗于彭原 //皆以美于徐公 B.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C.严挺之乃有此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自棹舟迎甫而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天宝末年,(杜甫)献上三篇《大礼赋》。唐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查他的文章,然后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
(2)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皇上准许了他。
(3)杜甫曾经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本题解析:
小题1:宵: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小题1:两个“乃”都是“竟然”的意思。A中前一个“于”,在;后一个“于”,比。B中前个“为”是动词,做;后一个“为”是介词,替。D中前一个“而”表承接关系,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
小题1:“因为房琯兵败一事而遭受牵连”一说有误,杜甫是在房琯被免职后上书直言,触怒了唐肃宗而被贬到华州做了司功参军
小题1:(1)“奇之”“召”“授”(2)“请”“帅”“许”(3)“尝”“为暴水所阻”“得”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课外阅读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塘人也。父柔,汉灵帝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诏书拜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策表柔为丹阳都尉。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柔大怒,琮顿首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柔更以奇之。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后权以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将关羽围樊、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及禽羽,权置酒公安,顾谓琮曰:“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于是封阳华亭侯。黄武元年,魏以舟军大出洞口,权使吕范督诸将拒之,军营相望。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嘉禾二年,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民皆散走,诸将欲分兵捕之。琮曰:“夫乘危徼幸(同“侥幸”),举不百全者,非国家大体也。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纵有所获,犹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如或邂逅,亏损非小,与其获罪,琮宁以身受之,不敢邀功以负国也。”
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琮曰:“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愚臣犹所不安。”权不听。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后言次及之,琮对曰:“当是时,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不忠。”?
琮既亲重,赐累千金,犹谦虚接士,貌无骄色。十二年卒。 (《三国志·吴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 辟:征召
B.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 赍:通“资”,钱财
C.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阴:暗中
D.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 寝:息止,搁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依琮居者以百数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C.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后言次及之,琮对曰
D.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所获何可多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琮从桂阳运几千斛大米到吴地做买卖,当看到吴地粮荒危急时,就把大米救济当地士人;回桂阳后他又倾其所有,救济几百个逃难的中州士人。
B.全琮在魏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作干扰时,按兵不动,伺候吕范,一刻没有休息,等几千魏军出现在长江中心时,才出击攻打,大获全胜。
C.全琮统率军队征讨六安时,老百姓全都逃散了,许多将领要分兵抓捕百姓,全琮认为这一举动有得有失,不是维护国家大局的行为。
D.全琮认为珠崖夷州等地水土潮湿有瘴气,人们到那里会得疾病,军队不可前往。孙权不听他的话,结果出兵一年后,十分之八九的士兵得病而死。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共8分)
⑴纵有所获,犹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4分)
⑵琮既亲重,赐累千金,犹谦虚接士,貌无骄色。(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①即使有所捕获,还不足以削弱敌人来符合国家的威望。
②全琮被亲近器重之后,朝廷的赏赐累计达千金,(他)还是谦逊待人,脸上从不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赍有很多意项,结合语意,译为钱财不合适,因其处在动词的位置,所以考虑译为带了。
小题1:两个“以”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C项第一个“之”,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代词,这件事。D项第一个“何”,代词,哪里;第二个“何”,副词,怎么。
小题1:“伺候吕范,一刻没有休息”错。“伺候不休”应是不停地守候观望对方行动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①“纵”“弱”“副”各1分②“亲重”“累”“接士”“貌”各1分。
参考译文:
全琮字子璜,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全柔,汉灵帝被推举为孝廉,补授为尚书右丞,董卓作乱,全柔弃官归乡,州府征召为别驾从事,皇帝下诏让他做东部都尉。孙策到吴,全柔首先率兵归附,孙策上表推荐全柔任丹阳都尉。孙权做车骑将军时,任命全柔为长史,后被调往桂阳太守。全柔曾经派全琮带了几千斛米到吴交易。全琮到了以后,都分而散之,空船而回。全柔大怒,全琮叩头下拜说:“我认为交易并不是着急的事,可是士大夫处境困苦危急,所以趁便赈济,来不及禀报。”全柔改变了态度感到他非同一般。这时,中州士人避乱南逃,归依全琮而居住的用百来计算,全琮倾尽家产供给接济,与他们同甘共苦,于是远近扬名。之后孙权让全琮做奋威校尉,给了全琮几千人马,让他征讨山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领关羽包围樊、襄阳,全琮上疏陈奏可以征讨关羽的计策,当时孙权已经暗中与吕蒙商议袭击关羽,怕事情泄露,所以搁下全琮的奏章不予答复。等到擒获关羽,孙权在公安置办酒宴,对全琮说:“你先前陈奏征讨关羽的计策,我虽然没有答复你,今天的胜利,也算是你的功劳啊!”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黄武元年,魏率领水师大出洞口,孙权派吕范督率诸将抵抗魏军,两军军营相望。在魏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作干扰时,全琮常常身披铠甲手执兵器,守候观望不停。不久,几千敌军在江中出现,全琮攻击并打败了魏军,砍下了魏将军尹卢的头。
嘉禾二年,全琮督率五万步兵和骑兵征讨六安,六安百姓都四散逃走,诸将想要分兵抓捕他们。全琮说:“冒险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采取行动不能做到百无一失,不是从国家大局考虑的。现在分兵抓捕民众,得失各半,难道可以说是百无一失吗?即使有所捕获,还不足以削弱敌人来符合国家的威望。如果有意外,损失不小,与其获罪,全琮宁愿亲自承担罪责,不敢求功而辜负国家啊。”
当初,孙权将要围攻珠崖和夷州时,都先向全琮询问,全琮说:“凭我们吴国的威势,攻向哪儿,哪儿不被攻克?然而远方异域,水土潮湿有瘴气,自古就有,军民进出,一定会生病,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返回,攻克所获又怎能多得?我还是有所担心的。”孙权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部队出征一年后,因疾病瘟疫而亡的士卒十有八九,孙权大为悔恨。后来说到这件事时,全琮回答道:“在这个时候,群臣中有不敢直言进谏的,我认为(他们)是不忠的。”
全琮被亲近器重之后,朝廷的赏赐累计达千金,他还是谦逊待人,从不在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十二年去世。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记稻鼠
(唐)陆龟蒙
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于七月。当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坌①,棹楫支派者入,屝屦②无所污。农民转远流渐稻本,昼夜如乳赤子,欠欠然救渴不暇,仅得葩坼穗结,十无一二焉。无何,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食殆尽。虽庐守版击,殴而骇之,不能胜。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吾闻之于《礼》曰 “迎猫为食田鼠也”,是《礼》缺而不行久矣。田鼠知之后欤?物有时而暴欤?政有贪而废欤?《国语》曰 “吴稻蟹不遗种”,岂吴之土,鼠与蟹更伺其事而效其力,歼其民欤?且《魏风》以硕鼠刺重敛,硕鼠斥其君也。有鼠之名,无鼠之实。诗人犹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况乎上捃其财,下啖其食,率一民而当二鼠③,不流浪转徙聚而为盗何哉?《春秋》虫蝝生大有年皆书,是圣人于丰凶不隐之验也。余学《春秋》,又亲蒙其灾,于是乎记。
【注】①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坌:水泽或低湿的地方也变得尘土飞扬。②屝屦:两种鞋子。③二鼠:指田鼠和家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三月不雨雨:下雨
B.农民转远流渐稻本渐:浸渍,灌溉
C.昼夜如乳赤子 乳:喂养
D.率一民而当二鼠 率:一律,一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欠欠然救渴不暇/其然乎?其不然乎?
B.十无一二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以硕鼠刺重敛,硕鼠斥其君也/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D.于是乎记/生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B.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C.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D.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小题4:把文言文材料中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12分)
(1)无何,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食殆尽。
译文:??
(2)田鼠知之后欤?物有时而暴欤?政有贪而废欤?
译文:??
(3)有鼠之名,无鼠之实。诗人犹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1)没多久,又有大批老鼠晚上出没,啃噬而使稻禾致死,任其在晚上把粮食吃干净。
(2)田鼠知道得晚了吗?事物按照天时而被损害吗?政务因为有了贪污而被荒废吗?
(3)有老鼠的名字,但没有老鼠的事实。诗人还说:“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
本题解析:
小题1:率:统率
小题1:A形容词词尾/这样B句末语气词C代词,他们的/副词,难道D语气词,表停顿/介词,在
小题1:此题考查断句能力。根据句意断句。
小题1:(1)僵:使……致死;信:放任,听任;宿:在晚上(2)后:晚了,暴:被损害,废:被荒废(3)逝:通誓,发誓;去:离开;适:到。
文言翻译:
乾符年间的己亥年,震泽东方的地方叫吴兴,那里从三月开始就不下雨,一直到了七月。那个时侯低洼潮湿的地方都扬起了尘埃,被派划船来的人进到洼地,鞋上连污泥都没有沾。农民转而从远处引来流水浇灌稻田,每天像用乳液喂孩子一样,这样少的水连给人解渴都顾不上,仅能得到一些干裂的花和干枯的稻穗,有实穗的不过十分之一二。没多久,又有大批老鼠晚上出没,啃噬而使稻禾致死,任其在晚上把粮食吃干净。即使晚上守护用拍击木板,击打来吓它们,都不能奏效。如果有官员主管督察责任,不缴纳粮税的就应该受到刑罚。在那个时候,索要催逼赋税更加迫切,以棘木和木板作为刑仗,责打人时不论壮年或者老年。
我听说《礼记》上记载:把猫迎来以捕食田鼠。是因为礼仪缺乏不兴时间太长了。田鼠知道得晚了吗?事物按照天时而被损害吗?政务因为有了贪污而被荒废吗?《国语》上说:吴国的稻和蟹都没有留种(吴国在灭亡的前一年曾经田地绝收)。难道是吴国的土地里,田鼠和田蟹更替侍候稻谷而尽力,才使它的民众受到伤害吗?况且《诗经·魏风》里以巨大的老鼠而讽刺严重暴敛民财,借用巨大的老鼠斥责他们的国君。有老鼠的名字,但没有老鼠的事实。诗人还说:“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更何况官员在上面收集人民的财物,在下面掠夺人民的食物,统帅全民而像两种老鼠(田鼠和家鼠)。这样人民不四处流浪奔徙,聚集在一起成为盗贼,还能做什么呢?《春秋》上说虫豸成灾在大灾大祸之年都有记载,这就是圣人能够明察丰收凶祸先兆的原因。我学习《春秋》,又亲身经受那里的灾难,就在那里把事情记下来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参考答案:1. 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2. 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本题解析: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取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