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9-24 07:20: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嘉定大县,赋多俗侈。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或父讼子,泣而谕之,子掖父而善事焉;弟讼兄,察导讼者杖之,兄弟皆感悔。恶少以其徒为暴,校於衢,视其悔而释之。豪家仆夺负薪者妻,发吏捕治之,豪折节为善人。讼不以吏胥逮民,有宗族争者以族长,有乡里争者以里老。 十七年,举博学鸿儒,未及试,丁父忧归。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枢应诏举清廉官,疏荐陇其洁己爱民,去官日,惟图书教卷及其妻织机一具。民爱之比于父母,命服阕以知县用。二十二年,授直隶灵寿知县。灵寿土瘠民贫,役繁而俗薄。陇其请于上官,与邻县更迭应役,俾得番代。行乡约,察保甲,多为文告,反覆晓譬,务去斗狠轻生之习。二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以陇其与兖州知府张鹏翮同举清廉官。二十九年,诏九卿举学问优长、品行可用者,陇其复被荐,得旨行取。陇其在灵寿七年,去官日,民遮道号泣,如去嘉定时。授四川道监察御史。偏沅巡抚于养志有父平丧,总督请在任守制。陇其言天下承平,湖广非用兵地,宜以孝教。养志解任。 为县崇实政,嘉定民颂陇其,迄清季未已。灵寿邻县阜平为之置冢,民陆氏世守焉,自号陇其子孙。?——选自《清史稿》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父讼子,泣而谕之谕:劝说 B.疏荐陇其洁己爱民洁:使……廉洁 C.为县崇实政崇:崇拜 D.如去嘉定时去:离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豪折节为善人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①陇其请于上官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务去斗狠轻生之习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宜以孝教②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老百姓对陆陇其敬仰与爱戴的一组是 ①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②民爱之比于父母③去官日,民遮道号泣 ④民陆氏世守焉,自号陇其子孙⑤疏荐陇其洁己爱民⑥陇其复被荐,得旨行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官司,陆陇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便以族长去治办,属于乡里争讼的,便靠里老去治办。 B.陆陇其离任时,只有图书几卷以及妻子的织机一部,这与俗语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陆陇其为官清廉,他任职地区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他几次离任,百姓都是含泪相送。因品行优秀也多次被推荐给朝廷。 D.嘉定县的老百姓歌颂陆陇其,直至清末也没有停止。甚至有人冒充陆陇其的子孙,企图骗取老百姓的信任。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帆山子传袁枚真州有逸人日帆山子,姓员,名墩,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彼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狭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佛舍。帆山,其一也。呜呼,仁哉! [注]①咀噱(wàjué):笑谈,笑话。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持论快彻——彻:透彻 B.叙先贤遗迹——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诏我矣——诏:教导 D.自称无方之民——无方:不行礼义 2.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 )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⑥椭狭零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C.文章结尾称赞帆山子有仁爱之心,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一个“真气盎然”的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随园记 (清)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来源:91考试网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会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①,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②,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注】①嚾呶,叫喊吵闹。②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③宦窔: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未尝往也往:流逝 B.日与其徒上高山徒:随从 C.圣人无常师常:经常 D.后三十年,会宰江宁宰:做县令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冰,为之而寒于水 B.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余恻然而悲/抱明月而长终 D.余竟以一官易此园/故为之文以志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写出随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在登上小仓山之后更加被凸显出来,写金陵周边的名胜,是为了突出“随园”美景更胜一筹。
B.文章第二段中“随其高……”一段文字,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了十个“随”字,除了具有强调作用外,更把本文文眼“随”字凸显出来。
C.文章第三段作者写到“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舍官而取园”的原因主要是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D.文章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的经过与自己的趣味,表现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下的生活的憧憬。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①款其门,愿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②、规、矩、绳、墨,家不居砻③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禄叁倍;作於私家,吾收其宜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後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成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 ,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於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後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①梓人:木匠师傅。②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③砻:磨刀石。
(柳宗元《梓人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愿佣隙宇而处焉处:相处
B.吾善度材度:测算
C.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
D.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名:写名字
小题2: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裴封叔技术高超的一项是(3分)
①有梓人款其门,愿隙宇而处焉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③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④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⑤食於官府,吾受禄叁倍;作於私家,吾收其宜大半焉⑥画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匠师傅在裴封叔那里租空屋居住。他随身带有量尺、圆规、曲尺、墨线和墨斗等东西,用以测量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以计算建筑材料,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
B.木匠师傅没有技术,他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而他自己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明他是一个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
C.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任用他们,整顿他们,就像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规制、规模)一样。
D.做天下宰相的人要懂得从宏观上制定纲纪,整顿法度;要能够见微知著,懂得类推;不必事必躬亲.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画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5分)
(2)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5分)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快(畅快)弹数曲/凡六百一十六言(话语)/铁骑突出(突然出现)/却坐促弦(后退)
B.信手续续弹(随意、随便)/开国何茫然(多么)/耳暂明(暂时)/一夫当关(占据、把守)
C.仰胁息(屏住呼吸)/整顿衣裳(整理)/连峰去天(距离)/所守或匪亲(或者)
D.长咨嗟(叹息)/行为偏僻性乖张(偏激不端正)/风流态度?(风韵)/形容尚小(形体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