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4 07:20: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日:“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予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官陟宪使陟:官名
B.以志吾梦云志:记下、记录
C.周亦艺以花果竹木艺:种植、栽种
D.犹冀真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冀:期望、希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公以言事忤天子②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①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小题3: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3分)
小题4:用“/”给下列文言语段断句。(3分)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吕祖谦《东莱左转博议》)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4分)
(2)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3分)
(3)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每小题2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品
B.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谢:感谢
D.图而匕首见穷:穷尽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精忠报国”的一组句子是(  ) (2分)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③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④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③⑤⑥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送别场面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C.三个“皆”字写出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壑之潜蛟舞:跳舞。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正地坐着。
C.方其破荆州,江陵下:攻占。
D.托遗响于悲风悲风:指秋风。
小题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A.是饮酒乐甚
B.不拘时,学于余
C.寄蜉蝣天地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分为两层。第一层由“乐”引起,写饮酒之乐、扣舷而歌之乐;第二层写洞箫和鸣,其声缠绵悲哀,气氛由轻松而沉重,由愉快而抑郁。
B.从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里,可以看出作者已被那扣舷的歌声深深打动,虽然还能正襟危坐,内心早已波澜翻腾。
C.在第二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理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
D.这篇抒情赋,既有“寄蜉蝣于天地”之类的整句,又有“于是饮酒乐甚”之类的散句,整齐和谐,自然流畅。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秦翰,字仲文,真定获鹿人。十三为黄门,开宝中迁高品。太平兴国四年,崔彦进领众数万击契丹,翰为都监,以善战闻。太宗因加赏异,谓可属任。雍熙中,出为瀛州驻泊,仍管先锋事。赵保忠叛,上命李继隆率师问罪,翰监护其军。次延州,翰虑保忠遁逸,即乘驿先往,矫诏安抚,以缓其阴计。王师至,翰又讽保忠以地主之礼郊迎,因并驱而出,保忠遂就擒,以功加崇仪副使。咸平中,河朔用兵,以为镇、定、高阳关排阵都监,败契丹于莫州东,追斩数万,尽夺所掠老幼。诏褒之,徙定州行营钤辖。
  王均之乱,为川峡招安巡检使。时上官正与石普不协,翰恐生事,为晓譬和解之。亲督众击贼,中流矢不却,五战五捷,遂克益州,上手札劳问。出为镇、定、高阳关前阵钤辖,又徙后阵。破契丹二万众于威虏军西,俘其铁林大将等十五人。又为邠宁、泾原路钤辖,兼安抚都监,率所部按行山外,召戎落酋帅,谕以恩信,凡三千余帐相率内附。未几,康奴族拒命,翰与陈兴、许均深入击之,斩级数千,焚其庐帐,获牛马甚众。
  景德初,车驾将北巡,先遣翰乘传往澶、魏裁制兵要,许便宜从事。翰即督众环城浚沟洫以拒契丹。功毕,契丹兵果暴至,翰不脱甲胄七十余日,契丹乞和,凯旋,留泊澶州。先是,西鄙无藩篱之蔽,翰规度要害,凿巨堑,计工三十万,役卒数年而成,不烦于民。就迁皇城使、入内都知。以翰在边久,宣力勤尽,特置是名以宠异焉。翰表让,不听
  大中祥符初,求从东封,手诏谕以西垂委任之异。八年,营葺大内,诏翰参领其事。闰六月,暴卒于内庭之廨,年六十四。上甚悼惜,为之泣下。
  翰倜傥有武力,以方略自任。前后战斗,身被四十九创。翰性温良谦谨,接人以诚信,群帅有刚狠不和者,翰皆得其欢心。轻财好施,与将士同休戚,能得众心,皆乐为用。其殁也,禁旅有泣下者。(《宋史·秦翰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因加赏异,谓可任/属:委托,交付
B.五战五捷,遂益州/克:战胜
C.西无藩篱之蔽/鄙:边境
D.前后战斗,身四十九创/被:遭受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翰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翰又讽保忠以地主之礼郊迎
②以方略自任
③亲督众击贼,中流矢不却
④凡三千余帐相率内附
⑤翰即督众环城浚沟洫以拒契丹
⑥役卒数年而成,不烦于民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翰长期在外任督监等重要职务。崔彦进率领数万兵马进攻契丹时,秦翰任督监;赵保忠反叛,太宗派李继隆率军问罪,也是秦翰监护军队。
B.秦翰善于调节矛盾,王均叛乱时,上官正与石普不和睦,秦翰调节使其和解。他作战勇猛,亲自督军击贼,中箭也不退却。
C.秦翰善于治军,深得皇帝信赖。景德初年,皇帝亲征契丹,先派遣秦翰乘驿车前往澶州、魏州裁决军务,提出了合乎适宜的治军方略。
D.秦翰性情温和善良,以诚待人;他轻财而好施舍,与将士休戚与共,能得军心。将士乐于为他效力,他去世时禁军中有人流下了眼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次延州,翰虑保忠遁逸,即乘驿先往,矫诏安抚,以缓其阴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翰在边久,宣力勤尽,特置是名以宠异焉。翰表让,不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选出不属于“比较说明”的一项。
A.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视而不见”。
B.这些化石显示中国猿人头骨远比现代人低,牙齿比现代人大而粗壮。
C.在我国已发现的古人化石,有广东曲江的马坝人,湖北长阳人以及山西丁村人。
D.一颗恒星爆发起来产生的能量等于十万亿个氢弹爆炸的能量。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