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平乐》,回答下面问题。(10分)
谒金门?冯延己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①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①斗鸭:鸭子相斗。
小题1:“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历来是被当作名句传诵的。从写景的角度看,这句中的“皱”字用的非常新奇,请分析。(4分)
小题2: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这首词中“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就属于“寄言”的文字,试析之。(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细雨
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①,簟卷碧牙床②。
楚女③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注]①白玉堂:指天宫。②碧牙床:指天空。③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整首诗是怎样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的?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的“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