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5 13:56: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书巢记 陆游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鹊育雏而去,则居其巢,巢之拙者也。上古有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①,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邪?” 陆子曰:“子之辟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③,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注释】①杪(miǎo):树梢的细枝。②觌(dí):相见。③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此指道的精微之处。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民之病水者。?病:生病? B.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侪:同辈、同类人 C.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 D.或枕藉于床。?枕藉:一个个挨在一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尧民之病水者?②巢之袭人者 B.①是为避害之巢?②则又为狂士之巢 C.①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耶??②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 D.①名其室曰书巢?②信乎其似巢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陆游喜爱读书和实践探索的一组是?(?) ①乃引客就观之? ②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 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 ④名其室曰书巢?⑤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⑥天下之事,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 译文:?。 ②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译文:?。 ③信乎其似巢也。 译文:?。 5.陆游说“因书以自警”,文章警戒自己和他人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归纳。这个道理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所说的哪一句话的观点非常相似?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长太息以掩涕兮 / 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B.既替余以蕙纕兮 / 又申之以揽茝 C.背绳墨以追曲兮 / 竞周容以为度 D.宁溘死以流亡兮 / 伏清白以死直兮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卓?茂 卓茂字予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日:“子亡马几何时?”对日:“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日:“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日:“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遭之乎?”人日:“往遗之耳。”茂日:“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日:“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秉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阃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日:“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日:“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幸至丞相府归我?幸:希望。 B.后以儒术举为侍郎?举:推举。 C.茂辟左右问之日?辟:躲避。 D.岁时遗之,礼也?遗:馈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亭长为从汝求乎?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②精思附会,十年乃成 C.①默解与之,挽车而去?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①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B.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C.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D.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遗之而受,何故言邪? ②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③苟如此,律何故禁之? ④以律治汝,何所措手足乎?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 ) ①举为侍郎,给事黄门。?②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⑥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D.③④⑥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 B.卓茂担任密令时,有人告发部下一位亭长收受别人赠送的米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怕亭长而自愿送给亭长的礼物,并非亭长乘威所致。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卓茂认为,不论是邻里老人,还是官吏百姓,都应该“有仁爱,知相敬”,有经纪礼义以互相往来,以顺应人情,不应死守教条,无限上纲。
4、阅读题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领阁门事,渎乱名器,乞加订正。”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有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隔者,与众弃之。” 和议将成,游又以书白二府曰:“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驻跸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海道逼近,凛然意外之忧。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今当与之约,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临安,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德,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小题1: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市:买 B.时龙大渊、曾觌用事用事:掌权 C.寻易隆兴府易:降职 D.辟为干办公事辟:征召
|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陆游敢于直言的是 ①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②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 ③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隔者,与众弃之。 ④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⑤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 ⑥游又以书白二府曰:“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
小题3:下列各项说法,与原文文意吻合的是
A.张焘在皇帝面前谈及龙大渊、曾觌当权的一些问题,皇帝追问看法的由来,张焘只好如实告知了皇帝,皇帝因此对陆游十分生气,同时也把张焘贬职外调为建康通判。
B.陆游在王炎手下做事时,认为要进取中原必要从长安开始,因此他建议王炎储备粮草、训练军队,只要敌人来挑衅就进攻,敌人不来就做好防守工作。
C.陆游被起用知严州,临行向皇帝辞行,皇帝告诉他严州山水秀丽,在空暇之时可以以诗文自娱。这表面上看是对陆游的关心,但这实际上表明陆游并未受到皇帝的重用。
D.陆游晚年复出,为权相韩侂胄撰写了《南园阅古泉记》,他因此遭到清流名士的非议,而朱熹则早就预见了此事,由此可见朱熹确实有先见之明。
小题4:用“/”给下面的句子冒号后面的部分断句,限断六处。(3分)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 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小题5:翻译下面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1)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2)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3)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
5、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①成;十二月,舆梁②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解】①徒杠:可供人行走的小桥。②舆梁,能够行车马的桥。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产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在孟子看来,这只是小恩小惠,不知道为政之道,不值得过分称赞。
B.孟子认为,为政者要用手中的权力把桥修好,使百
姓没有过河的烦恼,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否则就属于治标不治本。
C.如果十一月份修好走人的桥,十二月份修好行车的桥,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因此为政者要有前瞻性,事先考虑好问题的解决方法。
D.孟子认为子产那样治理国家,虽然仁惠,却不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也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不值得提倡。
小题2: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孟子“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的理解。(3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