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昨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参考答案:(1)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2分)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3分)(意思答对即可)
(2)渲染凄寒、孤独、悲凉的环境气氛,衬托诗人孤独、寂寥、悲凉、思乡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或写雪落竹林的凄声、回归故里的寒梦、晓角残漏的悲音、掉落灯花的孤灯,暗示抒情主人公长夜难眠、孤独悲凉、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回答下列小题。
连雨独饮
陶渊明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
俛①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注】? ①
俛(mǐn miǎn):勤勉,努力。
小题1:诗人对人的生与死持什么态度?试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说:“这首诗既是饮酒诗,又是哲理诗。”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陶渊明认为通过饮酒,可以体验到“百情远”的境界。达到百情远的境界,人就能忘情忘我,也就达到了与物为一,与自然运化为一体的境界,而不会感到与天地远隔,或幻想着超越自然运化的规律去求神仙了。
小题2:赞同。诗题点出了诗人饮酒的环境,开篇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论题,人生于运行不息的天地之间,终究会有一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然后诗人认为通过饮酒,可以解除人生因纠结于生与死而引发的痛苦。这样,一首诗中既谈了饮酒,又谈了饮酒和人的生死的关系,所以说,此诗既是饮酒诗,又是哲理诗。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全诗,准确理解诗句的含意;二要准确把握题干提问的角度,从作者对生与死的态度的角度作答;三要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态度,而不能只是简练地概括。
小题2: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表明态度,或赞同或否定;其次要联系诗句分析你赞同或否定的理由;最后要注意分析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8分)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浦口逢春忆禁苑旧游
明?杨基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
香融紫陌泥。
花里小楼双燕入,柳边深巷一莺啼。
坐临南浦弹流水,步逐东风唱大堤。
还忆当年看花伴,锦衣骢马玉门西。
小题1:诗中“坐临南浦弹流水”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句中借高山流水的典故,(1分)并通过回忆与旧友同游的情景,(1分)寄寓了对故知的思念(1分),抒发了知音难求的感慨(1分)。
小题2:(1)借景抒情。(1分)诗歌借明丽的春景抒发了对春色的喜爱。(1分)
(2)反衬。(1分)以深巷中的莺啼来反衬环境的静寂。(1分)
(3)虚实结合。(1分)以飞行的双燕和隐身于柳荫中的黄莺写出了春日的情调。(1分)
(4)烘托。(1分)用繁花之胜烘托出了小楼的雅致。(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续古诗十首(其四)
白居易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
风雪折劲木,润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
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守节不渝、卓有才识的寒门子弟遭受冷遇和摧残,而豪门贵族子弟享恩泽、踞高位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无奈、愤懑和感伤之情。
2.全诗主要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以“山上春草”比喻豪门贵族子弟,以“涧底青松”比喻寒门子弟;把涧底松坚强而富有生命力而遭风摧雪折和而山上草以寸茎之长却享受雨露滋润两种截然不同的遭遇和命运进行对比,从而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以下关于《红楼梦》的情节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修建了大观园,里面楼台廷阁、山水花鸟,样样都有。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在姐妹丛中长大的宝玉,一起住进了园中。贾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苑。
B.探春把大家邀约在一起,创建了海棠诗社。史湘云作东邀请家中的长辈和诗社的成员赏菊吃螃蟹,然后作菊花诗,黛玉作的最好,得到公认。
C.有个姓王的小官当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认了同宗,后来家境败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来求助。刘姥姥费了一些周折,才见到了管家的王熙凤,王熙凤抹不开脸面,就送给她二十两银子。
D.王夫人在大观园中拾到了一个绣春囊,认为是伤风败俗,她又羞又气,命令王熙凤抄检大观园,结果晴雯等一些丫鬟被撵出荣国府,当时晴雯正生病,回到家中不久就病死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D.应为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拾到了绣春囊,被邢夫人发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