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①士贵耳,王者不贵 ②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③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④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⑤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⑥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①⑤⑥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①?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②,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③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④,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⑤乎!万物职职⑥,皆从无为殖⑦。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节选自《庄子》)
[注]①今奚为奚据……奚乐奚恶: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②惛惛(hūn):糊涂的样子。③誙誙(kēng):一定要取得的样子。④芒乎芴乎:芴wù,恍惚。⑤象:迹象。⑥职职:繁多的样子。⑦殖: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为形也亦愚哉——形:外貌
B.所下者,贫贱夭恶也——下:认为……低下
C.烈士为天下见善矣——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D.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好色:喜欢美女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忧不死,何苦也/然则何时而乐耶
B.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吾以无为诚乐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作者认为“至乐无乐”。生老病死都是人们不可躲避的苦恼,既然不可避免,那就顺其自然,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
B.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长寿的人整日里糊里糊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这是快活的事,没有必要痛苦!
C.世上果真有快乐还是没有呢?庄子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的烦恼,因而是无法接受的。
D.作者开篇连续五句提问后,列举并逐一批评了世人对苦和乐的看法,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劝学(节选)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清③,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④,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⑤。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注:①蒙鸠:即鹪鸫,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②苇苕(tiáo):芦苇的穗。③潃(xiǔ):臭泔水。④柱:折断的意思。⑤醯(xī)酸而蚋(ruì)聚焉:意思是: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醯,醋;蚋,蚊类小虫。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完:坚固。
B.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涅:古代用做黑色染料的矿粉。
C.所渐者然也 渐:浸渍。
D.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象:仿佛。
2.下列能分别体现“要注重环境的影响”和“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的一组是(?)。
A.①风至苕折,卵破子死②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B.①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C.①西方有木焉,名日射干②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D.①荣辱之来,必象其德②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蒙鸠”系巢于芦苇之上,风至苇折卵破子死的比喻,说明人应该注意立身的方式。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组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环境的重要。
C.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寓于浅显的比喻之中,“醯酸而蚋聚”比喻人要善于选择良好的环境。
D.作者用“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来比喻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产生)?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
B.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里糊涂)?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超度亡灵)?
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
D.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操劳家务)?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抵御旱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