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泊 歙 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小题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4分)
答:?
小题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
诗人运用了“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展现了深秋时孤舟旅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身为游子的羁旅愁怅之感。(点出3个意象1分,4个以上意象2分,指明情感2 分)
小题2:
“惊”为“惊醒”或“惊起”之意。深夜的涛声惊醒了夜泊江边的作者。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江声”人格化,与寒江有机融合,寒上加寒,展现出广阔凄请的背景。“惊”字表现出游子夜中被涛声惊醒,更感旅况凄凉的情态。(析字1分,修辞手法分析1分,结合诗句分析合理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为红枫、大雁、霜月、江涛、号角,无不透出冷瑟凄清之感,漂泊异乡、家国危倾、孤独凄凉的羁旅情感跃然纸上。在意境上有点像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连韵脚都有一半相同。
与“夜半钟声到客船”有异曲同工之妙,佛家讲的暮鼓晨钟对沉迷难醒的人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此处以诗歌形式为其做了形象的注解.景物与从前没有什么区别,枫树如去年一样血红,在落木萧萧的秋色中自己的乡愁和大雁的晚栖一样在寒渚边停泊,惨白的月儿投影在清澈的水中,突然半夜的涛声把自己从辗转反侧的迷糊中撞醒.远处的城墙上号角在呜呜地吹,自己站在那里望着茫茫的烟霭,久久不能释怀民族危难和国家偏处一隅的沉重境况。
小题2:
这是一道炼字类题目,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鉴赏: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联想艺术手法的是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B.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C.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D.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区别“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即由甲事物到乙事物,当然是有联系的甲事物与乙事物;“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即由甲事物到更多的加工、升级的思考。A: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明亮的星星;C:由缥缈的天空联想到天上一定有美丽的街市;D:由浅浅的天河联想到它的宽窄;B:牛郎织女悲惨故事早已深植人们的脑海,作者却说他们此刻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这是作者的良好愿望,是作者对牛郎织女故事加工、升级而成,所以说这一句运用的是想象,而不是联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霜齿一咬
噢,那样轻轻
就咬出一掌血来
A.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
B.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强加寓意,其实此诗只是抒写悲秋的情怀。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觳;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的,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①。老去逢春如病酒②,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③。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④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释:①钟:酒器。②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③小帘栊:小窗帘。④元:原来,本来。
1、本词的上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抒发欣喜之情;一种指春去,大抵抒发伤春之感。你认为本词取“春归”何义,还是词人另辟蹊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比(反衬)。“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追忆反衬现实。形容“少日春怀”,词人用了“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狂态如见。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意对即可)
2、词人独辟蹊径,抛却前人“春归”的两重含义,独取其对“春”的既恨又爱的情怀——恨春衬其年华老去,爱春催百花盛开——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