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11-05 20:59: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回君者,邑人,于予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须髯,回聪慧,耽娱乐,嗜酒入骨。家有庐舍田亩,荡尽,赤贫。善博戏,时与人赌,得钱即以市酒,邑人皆恶之。
予少年好嬉游,绝喜与饮,邑人以之规予曰:“予辈亦可共饮,乃与无赖人饮,何也?”予曰:“君辈乌足与饮?盖予尝见君辈饮也,当其饮时,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虽在手,而意别有营,强为一笑,身上常若有极大事相绊,偶然一醉,勉强矜持。夫人生无事不苦,独把杯一刻,差为可乐,犹不放怀,其鄙何如?回则不然,方其欲酒之时,而酒忽至,如病得药,如猿得果。耳目一,心志专;自酒以外,更无所知,于于①焉,嬉嬉焉,语言重复,形容颠倒;笑口不收,四肢百骸,皆有喜气。与之饮,大能助人欢畅,予是以日愿与之饮也。”人又曰:“此荡子不顾家,乌足取?”予曰:“回为一身,荡去田产;君有田千顷,终日焦劳,未及四十,须鬓已白。回不顾家,君不顾身,身与家孰亲?回宜笑子,子反笑回耶?”其人无以应。
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饮即向人家住,不归,每十日送柴米归,至门大呼曰:“柴米
在此!”即去。其妻出取,已去百步外矣。腰系一丝囊,常虚无一文。时予问回曰:“虚矣,何以为计?”回笑曰:“即至矣。”既实,予又谓曰:“未可用尽。”回又笑曰:“若不用尽,必不来。”予曰:“何以知之?”曰:“我自二十后,无立锥地,又不为商贾,然此囊随尽随有,虽邑中遭水旱,人多饥焉,而予独如故。予自知天不绝我,故不营。”予曰:“善。”
予尝偕回及豪少年二十余人,结为酒社。大会时各置一巨瓯,较其饮最多者,推以为长。予饮较多,已大酣,恍惚见二十余人皆拜堂下。时月色正明,相携步斗②湖堤上,见大江自天际来,晶莹耀朗,波涛激岸,汹涌滂湃,相与大叫,笑声如雷。是夜,城中居民皆不得眠。
今予复以失意就食京华,所遇皆贵人,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戾。且予近益厌繁华,喜静定,枯坐一室,将来酒皆须戒之,岂能如曩日之豪饮乎?而小弟有书来,乃云余二十少年皆散去,独回家日贫,好饮日益甚。予乃叹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取材于明?袁中道《回君传》)
注:①于于: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步斗:步行转折,形容脚步踉跄。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聪慧,耽娱乐耽:沉溺
B.绝喜与饮绝:特别
C.此荡子不顾家顾:照顾
D.人不堪其忧堪:愿意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君辈乌足与饮
你们怎么配和我一同饮酒呢
B.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
回君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但是他大都在外面住
C.予自知天不绝我,故不营
我自己知道上天不会让我活不下去,所以我不去谋生
D.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戾
我不敢过分自由随意,却因此招致罪过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乡人对回君嗜酒如命深恶痛绝,有人劝说作者不要再同回君饮酒。
B.作者认为回君为人坦率,是性情中人,与他饮酒,感觉十分轻松舒畅。
C.回君虽然生活贫困,但对钱财的有无毫不在意,从不刻意追求金钱。
D.作者对自己当年在酒社中与豪放少年共推回君为社长一事印象很深。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致其焉尔/凡植木之
B.故吾不害其而已/见人者好烦其令
C.吾不害其长而已/其培欲平,其土欲
D.凡长安豪富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官戒也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萧育字次君,少以父任为太子庶子。元帝即位,为郎,病免,后为御史。大将军王凤以育名父子,著才能,除为功曹,迁谒者,使匈奴副校尉。后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而漆令郭舜殿,见责问,育为之请,扶风怒曰:“君课第六,裁自脱,何暇欲为左右言?”及罢出,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当以职事对。育经出曹,书佐随牵育,育案佩刀曰:“萧育杜陵男子,何诣曹也!”遂趋出,欲去官。明旦,诏召入,拜为司隶校尉。育过扶风府门,官属掾史数百人拜谒车下。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复为中郎将使匈奴。历冀州、青州两郡刺史,长水校尉,泰山太守,入守大鸿胪。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辜,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坐与定陵侯淳于长厚善免官。
  哀帝时,南郡江中多盗贼,拜育为南郡太守。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中受策,曰:“南郡盗贼群辈为害,朕甚优之。以太守威信素著,故委南郡太守,之官,其于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于小文。”加赐黄金二十斤。育至南郡,盗贼静。病去官,起家复为光禄大夫、执金吾,以寿终于官。
  育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始育与陈咸俱以公卿子显名,咸最先进,年十八为左曹,二十余御史中丞。时,朱博尚为杜陵亭长,为咸、育所攀援,入王氏。后遂并历刺史、郡守、相,及为九卿,而博先至将军上卿,历位多于咸、育,遂至丞相。育与博后有隙,不能终,故世以交为难。
(选自《汉书 萧育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漆令郭舜殿  殿:主持
B.责问,育为之请      见:被
C.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     辜:罪
D.育与博后有,不能终        隙:嫌隙
小题2:以下句子中,表明萧育为官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萧育字次君,少以父任为太子庶子?②以太守威信素著,故委南郡太守?
③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④后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
⑤传召茂陵令诣后曹?⑥育至南郡,盗贼静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育为漆县县令郭舜求情,结果遭到扶风太守的指责,说萧育才姑且脱身,还有什么资格替别人求情。
B.萧育不满意自已任后曹一职,想弃官而去,第二天,皇帝为了安抚他,任命他做了司隶校尉。
C.哀帝时候,江南多有盗贼,皇帝希望他能够为民除害,安抚百姓,不要拘于小节,并赏赐他黄金表示鼓励。
D.萧育为人威严勇猛,少有提升,他和陈咸,朱博是好朋友,互相举荐担任官职。可是后来萧育和朱博有了矛盾,没有延续友谊,世人为之感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官属掾史数百人拜谒车下。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
(2)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中受策。



4、单选题  下列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拔剑,剑长,操其室。?室:名词,剑鞘。?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动词,遭受。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贫困?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形容词,刻毒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生芽,撒于田中?俟:等到。?
B.秧过期而长节?老:变老。?
C.必山间源水不之亩?绝:断绝。?
D.出早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幻:想象。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