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05 20:59: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鲁高堂生后也。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后去吏,避地济南。
建安十八年,太祖召为丞相军议掾,后为历城侯徽文学,转为相。徽遭太祖丧,不哀,反游猎驰骋;隆以义正谏,甚得辅导之节。黄初中,为堂阳长,以选为平原王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曰:“唐、虞有遏密之哀,高宗有不言之思,是以至德雍熙,光于四海。”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
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隆,对曰:“《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今兴宫室,起陵霄阙,而鹊巢之,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虑。夏、商之,皆继体也,不钦承上天之明命,惟谗谄是从,废德适欲,故其亡也忽焉。太戊、武丁,睹灾竦惧,祗承天戒,故其兴也勃焉。今若休罢百役,俭以足用,增崇德政,动遵帝则,除普天之所患,兴兆民之所利,三王可,五帝可六,岂惟殷宗转祸为福而已哉!臣备腹心,苟可以繁祉圣躬,安存社稷,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岂惮忤逆之灾,而令陛下不闻至言乎?”于是帝改容动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悌而呵之名:叫着……的名字
B.夫天道无亲,惟善人与:赞许
C.夏、商之,皆继体也季:时期
D.三王可,五帝可六四:传四代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高堂隆恪守大义的一组是 ( 3分 )
①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②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③以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④以为不宜为会 ⑤岂惮忤逆之灾,而令陛下不闻至言乎?⑥于是帝改容动色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⑥④⑤?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高堂隆年轻时被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为督邮,有一次见到那里的督军对薛悌很不礼貌,他不畏强权,斥责督军。因为这件事,后来他被解除官职。
B.高堂隆曾担任曹操丞相府军议掾,后来又担任历城侯曹徽王国相国。太祖去世,他看到历城侯不致哀思,反而纵马游猎,于是严正地加以劝谏。
C.凌霄宫才开始建造,就有喜鹊在上面筑巢,明帝来问吉凶,高堂隆用《诗经》中“鸠占鹊巢”的典故告诉明帝这是不祥之兆。
D.高堂隆敢于也善于进谏,他曾以夏商两代的国君亡国、兴国的事例劝明帝停止各种劳役,节俭以足用,并推行德政,消除天下人忧虑的事情。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5分)
(2)臣备腹心,苟可以繁祉圣躬,安存社稷,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5分)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尊还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B.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温暖
C.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D.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父抗,为郢府参军,云随父在府。
起家郢州西曹书佐,转法曹行参军。俄而沈攸之举兵围郢城,抗时为府长流,入城固守,留家属居外。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攸之乃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书入城。城内或欲诛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长史柳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齐建元初,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云始随王,王未之知也。会游秦望,使人视刻石文,时莫能识,云独诵之,王悦,自是宠冠府朝。出为零陵内史,在任洁己,省烦苛,去游费,百姓安之。明帝召还都,及至,拜散骑侍郎。复出为始兴内史。郡多豪猾大姓,二千石有不善者,谋共杀害,不则逐去之。边带蛮俚,尤多盗贼,前内史皆以兵刃自卫。云入境,抚以恩德,罢亭候,商贾露宿,郡中称为神明。
云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趣人之急。少时与领军长史王畡善,畡亡于官舍,贫无居宅,云乃迎丧还家,躬营含殡。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帝曰:“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帝叹息,因谓子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既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因就车握云手曰:“不图今日复闻谠言。”
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擿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初,云为郡号称廉洁,及居贵重,颇通馈饷;然家无蓄积,随散之亲友。
选自《梁书·卷十三》(有删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亭候罢:撤除
B.云动相规诲规:劝谏
C.不图今日复闻谠言谠:正直
D.士或以此少之少:减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范云敢说“谠言”的一组是
①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②今日就戮,甘心如荠
③云乃迎丧还家,躬营含殡?④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
⑤有百余纸,辞皆切直?⑥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云爱护家人。为了母亲和弟弟的安全,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替沈攸之送信。后来事奉寡嫂尽心尽礼,家中大小事情一定要先同寡嫂商议后才实行。
B.范云治政有方。范云到始兴做官,该郡地处偏远,豪强不守法纪,盗贼众多,范云到任后施以恩德,来往商贾可以安心露宿,郡内的百姓都称赞他是神明。
C.范云为人正直。齐文惠太子曾经观看收获庄稼,认为杀几个农民也很值得一看,其他人都连连答应,只有范云指出应该体察农民稼穑的艰难,不要贪求一时的享乐。
D.范云聪敏博学。范云后来地位尊贵显赫,书信文件堆满公案,宾客满门,他却能应对如流,毫无壅塞阻滞,官府的文书批示发送快速若神,当时的人们都很佩服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出为零陵内史,在任洁己,省烦苛,去游费,百姓安之。(5分)
译文:
(2)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 (5分)
译文: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守洁才优,为浙中第一良吏。”引见,以同知①升用。寻擢嘉兴知府,正己率属,无敢以苞苴进者。十年,水灾,减粜有实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以继母忧去官。服阕,补福建汀州,调漳州。俗悍,多械斗,号难治。赓芸召乡约②、里正问之曰:“何不告官而私斗为?”皆曰:“告官,或一二年狱不竟,竟亦是非不可知,先为身累。”赓芸曰:“今吾在,狱至立剖。有不当,更言之,无所徇护。为我告乡民,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焚其居,毋恃贿脱。”众皆唯唯退。已而有斗者,赓芸立调兵捕治,悉如所言,民大惧。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想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民皆欢呼曰:“李公活我!”
  漳属九龙岭多盗,下所属严捕,擒其魁十数,商旅坦行。故事,获盗当甄叙③,悉以归属吏。寻擢汀漳龙道。二十年,擢福建按察使,署布政使,逾年实授。
  赓芸守漳州时,龙溪县有械斗,令懦不治。署和平令朱履中内狡而外朴,赓芸误信之,请以移龙溪。久之,事不办,始稔其诈。赓芸之去漳,监造战船工未竣,留仆督率之,仆假履中洋银三百圆,诡以垫用告,赓芸如数给之,仆匿不以偿。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阿总督意,增其数为一千六百,逼令自承,辞色俱厉,赓芸终不肯诬服。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赓芸家不名一钱,殁无以殓。盐法道孙尔准与之善,为经纪其丧。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为建遗爱祠。(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同知:官职名。②乡约: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③甄叙:经甄别而加以提升或任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赈民以粥,活者众——全:全部,都
B.或一二年狱不——竟:从头到尾
C.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首领
D.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总督意——阿:明白
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赓芸为“良吏”的一组是(? )
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②今吾在,狱至立剖
③赓芸如数给之
④事不办,始稔其诈
⑤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⑥赓芸家不名一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人举荐,李赓芸被皇帝以同知提拔任用,后又被提拔为嘉兴知府。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没有人敢去贿赂他。
B.李赓芸调任漳州知府前,当地人常常发生持械打斗事件,但他们不信任官府,不愿到官府去告状。赓芸到任后,情况迅速好转。
C.李赓芸做漳州知府时,错误地信任朱履中,结果,反被其污蔑陷害,最终,被逼无奈就上吊自杀了。
D.李赓芸家里极其贫穷,以至死了以后都没有钱安葬。老百姓对他满怀感激之情,给他修建了一座遗爱祠,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调德清,再调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B.今行而无信:诚信。
C.秦王必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地略:掠夺、夺取。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遇将军可谓深矣臣壮也犹不如人
B.今行无信秦王必喜善见臣
C.樊於期前曰今得闻教
D.樊将军穷困来归丹组长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小题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小题4:将下列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4分)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