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11-05 22:44: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C.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
D.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2、单选题  加粗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乎大国之间——摄:治理
②舍瑟而,对曰——作:起身
③浴乎沂,乎舞雩——风:乘凉
④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旋:改变
⑤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殆:懈怠
⑥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治理
⑦故传天下而不足也——多:赞美
⑧今之争夺,非也,财寡也——鄙:轻视
A.①②⑥⑧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⑦
D.④⑤⑥⑧



3、阅读题  
秦纮(hóng),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鹏(pì)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
天顺初,以御史练纲荐,迁雄县知县。奉御杜坚捕天鹅暴横。统执杖其从者,坐下诏狱。民五千诣阙讼,乃调知府谷。宪宗即位,迁葭州知州,调秦州。母丧去官,州人乞借纮,服阕还故任。寻擢巩昌知府,改西安,迁陕西右参政。岷州番乱,提兵三千破之,进俸一级。
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骇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爵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统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于是夺奇涧等三人爵,王亦削禄三之一,而改纮抚河南。寻复调宣府。
小王子①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统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未几,召还理院事,迁户部右侍郎。
弘治二年三月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恩城知州岑钦攻逐田州知府岑溥,与泗城知州岑应分据其地。纮入田州逐走钦,还溥于府,留官军戍之,乱遂定。
统之初莅镇也,劾新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②,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
(《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注】①小王子,指当时鞑靼族小王子 ②鞫,音jú,审问犯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官尚亨籍纮家?籍:登记
B.宜从都御史勾稽?稽:考证
C.交通土官为奸利?交通:沟通,交流
D.法司当景死?当:判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紘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①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①紘人田州逐走钦,还溥于府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①紘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暴?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下列六句话,全都表现秦纮刚正果敢的一组是(?)
①母丧去官,州人乞借统,服阕还故任。 ②内官尚亨纮生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③岷州番乱,提兵三千破之。 ④纮入田州逐走钦,还溥于府。⑤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 ⑥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纮上书朝廷,诤诤直言,弹劾太监宫廷官员随意收罗江南珍贵特产。受到宫廷权贵的忌恨,被贬为湖广驿丞。
B.太监杜坚奉旨捕天鹅,在雄县恣意骚扰,残暴横行,不惧杜坚官高势大,把他捉住打了一顿,皇帝下沼将秦纮治罪。雄县百姓愤报不平,皇帝最后调秦绂为府谷知县。
C.秦纮上奏镇国将军奇涧的罪恶,奇涧的父亲庆成王钟镒在皇帝面前为其儿子辩护。皇帝为照顾庆成王的面子,竟把秦纮逮捕入狱,并派人查抄他的家产。
D.两广总兵安远侯柳景和周太后有姻亲关系,蛮横不法,贪财残暴,秦绂将其囚禁,问成死罪。但皇帝为了照顾太后的面子,仅仅削去了柳景的爵位。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奉御杜坚捕天鹅暴横,绒执杖其从者,坐下诏狱。
译文:
(2)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译文:?
(3)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
译文:?



4、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四际渺弥皆大江——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B.上云霄——干:冒犯,冲犯
C.信造化之尤物也——尤物:漂亮的女子
D.缩——潦:积水



5、阅读题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彧①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②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日:“真吾主也。”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大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日:“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态,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③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日:“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苟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
「注」①荀彧:曹操的谋士。②太祖:曹操,其子曹丕称帝,追封其为魏大祖。③適:通“嫡”,古时候称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候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中月出于东山之上
B.于是遂去之?赵王于是遂造相如奉壁西人秦
C.以待其变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又从攻谭于南皮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郭嘉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①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②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③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④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⑤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③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A.①②④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政治大动荡的时代,郭嘉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察选择自己的“主公”。他先是北见袁绍,后来又投靠曹操,表现了郭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择主原则。
B.郭嘉是由于荀或的推荐才得到曹操的赏识的,他擅长于分析时局形势以及各个政治军事集团内在的矛盾,有利于曹操在政治军事上的决策,从而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
C.“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是郭嘉在官渡之战后对是否乘胜追讨谭、尚作出的分析,这个看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人性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了郭嘉料事的准确,最终使得曹操坐收渔人之利。
D.曹操在郭嘉去世后南下荆州,结果“于巴丘遇疾疫,烧船”,惨败后的曹操想起了这位年轻而又诡奇的谋士,也令人对郭嘉能够一瞥之下看出他人肺腑的惊世才能产生无限遐想。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