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一)
①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②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③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④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 ⑤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⑥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
2、阅读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
B.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5分)
译文:?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5分)
译文:?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我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县,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
“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元史?张特立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过将军家过:拜访
B.以近族得减死论论:定罪
C.后期如军法如:按照
D.宜锡嘉名锡:赏赐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②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④参知政事徒单兀谄事近习,皆当罢黜?⑤世宗宥之,遂归田里?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将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撒到金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道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元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赈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广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寻征军谘祭酒,居丹徒之京口。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沉溺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圈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也壮烈,众皆慨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平辟察孝廉?辟:征召。
B.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赞:称赞?。
C.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逆:迎接。
D.中流击楫而誓曰? ?楫:船桨。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
B.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
C.逖辄拥护救解之
D.沉溺之士欣于来苏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
? 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B. 后乃博览书记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脱过
C. 此非恶声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轻财好侠特点的一组是(?)
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②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赈贫乏
③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
④宾客义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⑤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⑥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逖从少年时代起就闻鸡起舞,博览书记,乡党宗族都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B.京师发生大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
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解析: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后来才博览书记。称赞他有济世之才的不是乡党宗族,而是到京师后见到他的人。
6.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_。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责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抱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壹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扦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套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揭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令辟:砖块。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中奸滑浸多——浸:逐渐
B.悉籍记之——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内:里面
D.赏所置其魁宿——置:放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斫武吏——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不出,火且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得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袍鼓不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