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梦入关
韦 庄
梦中乘传①过关亭,南望莲峰簇簇青。
马上正吟归去好,觉来江月满前庭。
吴门梦故山
赵 嘏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注】①传:驿站的马车。②馆娃宫:古宫殿,在吴门(今苏州)灵岩山上。
小题1:两诗都写梦回故乡,借梦抒情,但梦境却各有特色,请对两者作分析比较。(4分)
小题2:两诗写“月”—“满”—“堕”,但其作用却基本相同,请对此作具体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韦诗主要写作者梦中回故乡路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一路疾驰,沿途群山青翠,
心情愉悦,梦境欢快明朗;赵诗写作者梦回故乡所见到的熟悉画面,孤峰耸立,寒溪绕流,梦
境凄清悲凉。
小题1:韦诗写梦醒后看到月光洒满客居的庭院,赵诗写梦醒后发现月亮已堕落西天,景物
特点虽有差异,却都是作者在借景抒情,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梦醒后的无限失意和怅惘,从而
强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4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态度的理解。对两诗的分析各2分,其中梦境内容1分,梦境特征概括1分。答题思路可按梦境内容+情感+梦境特征进行概括比较。概括时,抓关键字,如韦诗中群山青翠、好、满等字蕴含着欢快的情感。而赵诗中孤、寒、秋等字则满含伤感。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这一意象的理解,诗人通过其变化表达内心丰富的感情。月是乡情的体现,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本题答题思路为先概述景特点(1分),再答出表达作用并加以分析(3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
小题1:本首宋词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抒发了什么情?作者又是借助了什么景(试举两例)巧妙的抒发了这种情?(3分)
小题2: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在其前冠以“寒”,其后缀以“碎”,前人评为极妙,你认为呢?请选其中一字,予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愁。残灯,空楼,坠叶,静夜,寒声等等。
小题2:哪个字都可以,答案扣在更好的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寂寥的心情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扩写
阅读下面一首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这首诗的意境,字数150-200。(15分)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参考答案:意境描绘中要突出环境的宁谧清幽以及诗人的恬淡娴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玄猿”——他乡日暮,一声声黑猿的啼鸣,凄清哀怨,诗人漂泊异地,思乡情浓,难免泪下沾襟。“白雁”——?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乡愁撩人啊!
2.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山中①?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1)这首诗描写的是?的景色,主要可以从?、?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2)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之愁和?之情。(2分)
参考答案:(1)深秋:高风、黄叶(3分)
(2)寄居他乡的羁旅;归乡(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