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10 21:55: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题。 ?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如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鲁人或恶吴起?恶:毁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诫? 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卒:士兵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B.于是魏文侯以为将——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而听细说,预诛有功之人——倚歌而和之? D.以吴起善用兵,廉平——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3. 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 ①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复人卫,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也“不为卿相,不复人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5. 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3、阅读题 早自习检测(每题2分,共10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③。公被③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③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对曰:“齐人也,坐盗。”坐:因为 B.晏子避席对曰。席:宴席 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徒:只 D.晏子入见,立有间。间:一会儿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雨雪三日而不霁。 A.楚王赐晏子酒,酒酣。 B.王曰:“缚者何为者也?” C.晏子能明其所欲。 D.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
小题3:下列各句中“所”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然者何。?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③晏子能明其所欲。?④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A.①②相同
B.③④相同
C.①③相同
D.②④不同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圣人非所与熙也。
B.于是相如
前进缶。
C.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D.皆为陛下所
成就。小题5: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晏子机智善辩,具有可贵的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B.楚王自视尊大,随意戏弄外国使臣,被批驳、遇尴尬后又自责、自嘲。
C.景公虽生活奢华,亦有着民本思想,能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D.楚王的“齐人固善盗乎?”不过是楚王跟晏子开的一个玩笑,晏子有些小题大做。
4、填空题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洪水也,使禹治之(?) ?
故治国无法则乱(?) ?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今治水军八十万,会猎于吴(?) ?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5、阅读题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划线句子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