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七)
2017-11-10 22:35: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
小题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3分)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少年行
杨亿
江南节物①,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②。
寿阳妆罢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④。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①节物:时令,节气。②借用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送驿站,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③寿阳妆:是寿阳公主梅落额头的故事。④的的:明明白白的意思。天真:自然本色。
1.这首词为咏梅之作,可前三句并未写梅,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词看,本词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下面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首诗,对诗句内容及特色分析不恰当的是(  )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A.这首诗是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时所作,借用荆柯刺秦王时易水送别的历史故事,写尽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B.诗的前两句,用洗练的笔调追述了一个历史场面,虽寥寥数笔,却极为生动;诗的后两句则转入议论兼抒情,深沉而动人心魄。
C.“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诗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柯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可以说是全诗的中心所在。
D.这首诗的语言极为精练,感情极为真挚,境界更是十分悲壮感人,是送别诗中独具一格的珍品。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其后问题。(7分)
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③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④长。
【注】①央:尽。②回文:前秦才女苏蕙作回文诗以传情意。③金鸭:如鸭形的金属香炉。
④杵声:以杵捣物声,此指制作寒衣发出的声音。
小题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雁过秋空夜未央”,开篇写北雁南归、长夜漫漫,点明具体时间。
B.“隔窗烟月锁莲塘”的“锁”字,既写景致特征又含人物观景心情。
C.“沉水香消金鸭冷”写香不觉间已燃尽,以香消炉冷表现时间推移。
D.末句“候虫声接杵声长”写周同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

小题2:请结合全词,说说主人公长夜难眠之“愁”的原因有哪些。(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