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23:11: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填空题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的含义。
(1)暮春:_______________ (2)群贤至:_______________
(3)相与:_______________ (4)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
(5)兴怀:_______________ (6)之于怀:_______________
(7)修短随化:___________ (8)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暮春:阴历三月
(2)毕:全
(3)相与:相交往
(4)左右:(亭子的)四周
(5)兴怀:引起心中的感触
(6)喻:明白
(7)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自然)
(8)固,本来;一,把……看作一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暴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对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消散)
B.经纶世务者(筹划)
C.未复有能其奇者(和)
D.窥谷忘(同“返”,返回)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上:横柯上敝  负势竞上
B.绝:天下独绝  沿溯阻绝
C.自:自康乐以来  自富阳至桐庐
D.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其真无马邪
3.下面四个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要爬得更高,伸得更远。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的气势好似奔流而下。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两文作者写景都观察极细,抓住景物特征仔细描摹,描写角度多变。
B.两文都写到了山、水以及猿鸟乱鸣的景象。
C.两文结构相似,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
D.两文都表达了娱情山水的思想,后者更是表达了蔑视功名利禄,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参考答案:1.C
2.C
3.C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也。太祖平幽州,召为司空军谋掾。初丧乱时,礼与母相失,同郡马台求得礼母,礼推家财尽以与台。台后法当死,礼私导令逾狱自首,既而曰:“臣无逃亡之义。”径诣刺奸主簿温恢。恢嘉之,具白太祖,各减死一等。
后除河间郡丞,稍迁荥阳都尉。鲁山中贼数百人,保固险阻,为民作害;乃徙礼为鲁相。礼至官,出俸谷,发吏民,募首级,招纳降附,使还为间,应时平泰。历山阳、平原、平昌、琅邪太守。从大司马曹休征吴于夹石,礼谏以为不可深入,不从而败。迁阳平太守,入为尚书。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和,天下少谷。礼固争,罢役,诏曰:“敬纳谠言①,促遣民。”时李惠监作,复奏留一月,有所成讫。礼径至作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帝奇其意而不责也。
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明帝临崩之时,以曹爽为大将军,宜得良佐,于床下受遗诏,拜礼大将军长史,加散骑常侍。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全琮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使,在者无几。礼躬勒卫兵御之,战于芍陂,自旦及暮,将士死伤过半。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枹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诏书慰劳,赐绢七百匹。礼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皆以绢付亡者家,无以入身。
时匈奴王刘靖部众强盛,而鲜卑数寇边,乃以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今当远别,何不欢也!”礼曰:“礼虽不德,岂以官位往事为意邪?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因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爽诛后,入为司隶校尉,凡临七郡五州,皆有威信。迁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户。嘉平二年薨,谥曰景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孙礼传》)
[注]①谠言:正直的言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台后法当死坐:因犯……罪,触犯
B.敬纳谠言,促遣民作:劳作,此处指“耕田种地”
C.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便:更改
D.吴大将全琮数万众来侵寇帅:统帅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明孙礼“亮直”的一组是(3分)
①礼私导令逾狱自首?②出俸谷,发吏民,募首级,招纳降附?
③礼谏以为不可深入? ④礼径至作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
⑤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 ⑥礼虽不德,岂以官位往事为意邪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礼知恩图报。战乱之中与母亲走失,同郡之人马台帮助孙礼找到母亲,当时孙礼拿出全部家产赠与马台,后来马台被处以死刑之时,孙礼又帮助马台越狱逃跑。
B.孙礼治理有方。在鲁地山贼依险危害一方时,他被调任鲁地相国,拿出官银和粮食,发动官吏和百姓,悬赏山贼脑袋,再让投降的人回去刺探情况,鲁地不久就恢复了太平。
C.孙礼爱民忠君。当明帝修建宫室之际,恰遇节气失调,粮食歉收,于是孙礼力争免去百姓修筑宫室的劳役回家务农,也得到明帝的同意。
D.孙礼为人耿直。他被派往并州任职,持节行驶匈奴中郎将职权,当面见太傅司马宣王之时,因司马宣王未能使国家摆脱危险之境而面带怒色。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大司马曹休征吴于夹石,礼谏以为不可深入,不从而败。(5分)
(2)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
(1)跟从大司马曹休在夹石征讨东吴(吴国)军队,孙礼劝谏曹休认为不可以率军深入,曹休没有听从建议因而打了败仗。(“从”“以为”各1分,省略句“不从而败”1分,文意1分)
(2)当今国家将要处于危险之中,天下动荡不安,这才是孙礼不高兴的原因啊!(“危”“凶凶”“之所以”各1分,文意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 C中“便”应该解释为“认为……有利”。
小题2:题目中要求的是有关“亮直”内容的,我们分析语句可知①②体现谋略,⑤体现勇敢,用排除法即可。
小题3: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A中“帮助马台越狱逃跑”错,从文中看是劝导马台越狱后自首,并澄清自己并无逃亡的意思。
小题4: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从”“以为”,省略句“不从而败”将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2) “危”“凶凶”“之所以”是得分要点。
参考译文: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县人。太祖曹操平定幽州后,征召孙礼为司空军谋掾。当初丧乱时,孙礼与母亲走失,同郡人马台找到了孙礼的母亲,孙礼便把家财全部给了马台。马台后来犯法应处死刑,孙礼私下引导马台让他越狱去陈说罪行,而后说:“我绝无逃跑的想法。”马台直接来到刺奸主簿温恢处投案陈说罪行。温恢赞许他们的行为,将这些情况如实向曹操汇报,各给他们降罪一等,免除死刑。
后来孙礼被提拔为河间郡承,不久又升为荥阳都尉。鲁地的山中有几百贼寇,凭借险固地势,扰民作害;于是被调任孙礼为鲁相。孙礼到任后,拿出官府的钱财和谷物,发动官吏和百姓,悬赏贼寇的脑袋,招纳归降的人,再让他们回去刺探情况,鲁地不久就恢复了太平。历任山阳、平原、平昌、琅邪诸郡太守。跟从大司马曹休在夹石征讨东吴军队,孙礼劝谏曹休不要深入作战,曹休不听而遭致兵败。任为阳平郡太守,又入朝任尚书。
魏明帝刚开始修建宫殿时,节气不调和,全国粮食歉收。孙礼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明帝下诏书说:“采纳正直的进言,迅速遣送百姓去从事农业生产。”此时李惠是修建宫殿的监工,他又上奏表要求将修建宫殿的百姓再留一月,等宫殿完成再说。孙礼直接来到修建工地,不再上奏表请示,口称明帝已下诏书免去百姓的劳役,让他们回去。明帝认为孙礼的意图很不寻常,所以没有责罚他。
明帝在大石山狩猎,有一只虎跑到他的车子旁,孙礼便扔掉鞭子下马,想挥剑斩杀老虎。明帝临死之时,任命曹爽为大将军,认为还应该有良将来辅佐,又让曹爽在病床边接受遗诏,任命孙礼为大将军长史,加授散骑常侍。孙礼为人正直忠贞,不屈己从人,曹爽认为他来辅佐自己多有不利,就让孙礼改任扬州刺史,加授伏波将军,赐给关内侯的爵位。东吴大将全琮率领几万军队侵犯骚扰,此时州里的兵士有的在休假,有的已派遣出去,留下来没多少人。孙礼亲自率领卫兵抵御,在芍陂与全琮交战,从早晨打到晚上,将士死伤过半。孙礼在兵刃中冲锋陷阵,战马多次被刺伤,他依然手执战鼓,奋不顾身,直至敌人退兵。皇帝下诏书慰劳,赏赐绢七百匹。孙礼为死于这场战事的将士们举行祭祀,集众举哀悼念,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失声痛哭,又把绢全部分给战死将士的家人,没有给自己一点。
当时匈奴王刘靖军队兵强马壮,势力强大,而鲜卑族又屡屡侵扰边境,于是任命孙礼为并州刺史,加授振武将军,让他持节行使护匈奴中郎将的职权。孙礼去见太傅司马懿,脸露怨怒,一言不发。司马懿说:“您拥有并州了,还嫌权力小么?如今将要远别,为什么不高兴啊!”孙礼说:“我虽无甚德行,难道还会把官位和往事放在心上吗?本来我认为您能向伊尹、姜太公的行为看齐,辅助魏室,向上回报明帝的重托,在下建立万代不灭的功勋。如今国家却处于危难之中,天下动荡不安,这是我所以不高兴的原因啊!”说完痛哭流涕。司马懿劝他:“暂且忍耐,忍住那些不可忍的事情。”曹爽被杀后,孙礼入朝任司隶校尉,凡是到过的州郡,都颇得威信。升任司空,封大利亭侯,食邑一百户。嘉平二年孙礼去世,追谥为景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句中的“以”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⑧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①⑥/②⑧/③/④⑤⑦
B.①⑤⑥/②⑧/③/④⑦
C.①⑥/②⑧/③/④⑦/⑤
D.①⑤⑥/②⑧/③/④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