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①夫列子御风而行 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
2、单选题 【去】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欲呼张良与惧去。《鸿门宴》(离开)
B.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过去的)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过去)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雨玲霖》(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书为?”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榜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绶带之色,这里借指高官显爵。③轻儇:轻佻,不庄重。④弟子员:县学的生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戚:忧愁
C.县吏怪其意气——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1)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叩,磕头)
(2)孝公既没(没,殁,死去。)
(3)会盟而谋弱秦(谋,谋求。)
(4)开关延敌(延,请,迎击)
(5)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船桨。)
A.②③
B.③④
C.①⑤
D.①④?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袜材当萃于子矣鸟何萃兮蘋中
B.月落庭空影许长塞上长城空自许
C.近语士大夫有车过腹痛之语
D.投诸地而骂曰告诸往而知来者
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因以所画筼筼筜谷偃竹遗予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小题3:下列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文中作者所记之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与可是一个漠视名利,恬淡、狂放且为官清廉的人。
B.文与可在画竹方面,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与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
C.苏辙从与可的绘画中,看出了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但苏轼并不赞同苏辙的看法。
D.此文中,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小题4: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