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11 00:01: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 小题3: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8分) 小题1:(1分)古体 小题2:(3分)A 小题3:(4分)“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1)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2)“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幽静;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安定生活时的愉悦闲适 (2)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欧阳修的《采桑子》两首词,回答问题。 其二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其四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在这两首词的下片中西湖有怎样的共同特点?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二”词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共同点是水面平静。“其二”下片写西湖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其四”下片写行云在行舟之下,疑湖中另有天空,通过水中倒影来表现西湖水面的平静。 ?(2)以动衬静。上片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绿水芳草长堤之际,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下片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③闲闲④。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⑤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薄:草木交错曰薄。③去:行走。④闲闲:悠闲,从容貌。⑤迢递:远貌。递:形容遥远。⑥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 (1)颔联描写归隐途中的景色,但并非泛泛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以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转移,也可以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试简要分析这种感情的细微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2)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4分) (2)最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种写法有何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4分) (2)运用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的“对面落笔”的写法,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好处:扩大了诗的意境,虚实相生,强调、突出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