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3-15 13:52:55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22、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3分)
?
23、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3分)
?


参考答案:22、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意思对即可给分,“梅破”“梅香”“开遍”各1分)
23、展开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象”“用典”“拟人”。)


本题解析:鉴赏: 
  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全词以咏梅为中民,把天边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边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国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作者很诧异。“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边”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即属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忽然,夜深时嗅到一阵幽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夜阑(其时声息俱绝,幽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时候才“得香”,故云“迟”。此处用笔细致。“也有”表现出第一次惊喜,“不道”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见于作者笔端。《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个里”,此中,这样的情景中),总想把酒喝个够;但现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用“愿杯深”来代言兴致好,亦形象有味。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参考答案:
(1)曲终收拨当心画,唯见江心秋月白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
小题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诗的前两句用了渲染手法,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小题1:诗的后两句,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 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本题解析:
小题1:表现春残作者用了几个意象,找出这些意象,具体分析即可。例如辛夷花尽,杏花飞,花尽花飞都是春将尽之意。黄鸟稀,鸟儿也稀少了,让人感觉春光无限,鸟语花香的日子已经远去了。作者用这些事物来写春残,写作手法应为渲染。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仔细阅读: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可知,作者对幽竹待我非常兴奋,赞美了竹。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
小题2:?,枉用相存。?,心年旧恩。(曹操《短歌行》)
小题3:曲终收拨当心画,??,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两朝开济老巨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小题5:??,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参考答案:
小题1: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小题2:越陌度阡,契阔谈宴,
小题3: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小题4: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题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本题解析:默写题中有任何书写错误,则该题不得分。注意“徵、契、舫、频烦、肱”等字的写法。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潘阆写的这首宋词《酒泉子》和南宋词人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潮》中写涨潮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
忆现潮,满郭(1)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2)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1)郭:外城。(2)几:几回。)
《闻鹊喜·吴山观潮》周密
海水天碧,染就一江秋色。鳌(1)戴(2)雪山龙起蛰(3),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释:(1)鳌:传说中海中的神龟。(2)戴:头顶着。(3)蛰:动物冬眠、蛰伏。)
试与潘词中画线的句子作比较,说明你更喜欢哪首词的描写,为什么?


参考答案:
周密连用三个比喻,将“潮”喻为神龟背负雪山,蛰龙从海底惊起,飓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虽写出惊人气势,但虚拟的物象难以让读者感受到。 而潘阆能从观潮人的心理感受中写出沧海仿佛要倒空的气势,而且伴之以“万面鼓声”似的轰鸣,令观者为气势、为声威所慑服,夸张而不失实,形象鲜明具体而真实可感,较之周词要超出许多。(可不拘泥于此,考生无论喜欢哪个,只要讲清理由,说出各自的特点,均可得满分——意在倡导“个性化阅读”)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