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3-15 14:49:32 【

1、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论语 》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小题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矜能自贤           矜:夸耀
B、鲁肃忠烈,临事不苟         苟:胆怯
C、肃遂代瑜典兵            典:统率
D、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堪:承受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B、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
C、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   D、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3、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疾胜己者      ②未尝不矜能自贤
   称疾还        此诸贤则不然
A、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B、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C、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D、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4、下列各句译文,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固本于策、权之雄略         ②虽更相汲引
A、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B、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C、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D、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江东之所以能与中原抗衡,完全依赖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的才能。
B、文章盛赞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互相推荐,为国举才的精神。
C、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能相继执掌吴国兵权,是因为他们能互相推荐。
D、挫败曹操、刘备、关羽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成为有威望的将军。
故 知 胜 有 五 知 可 以 战 与 不 可 以 战 者 胜 识 众 寡 之 用 者 胜 上 下 同 欲 者 胜 以 虞 待 不 虞 者 胜 将 能 而 君 不 御 者 胜 此 五 胜 者 知 胜 之 道 也
                        ——《孙子兵法·谋攻》
6、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7、请翻译上段文字。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存节为人木强忠谨,太祖爱之,赐之名字,以为小校。张晊攻汴,存节破其二寨。梁攻濮州,战南刘桥、范县,存节功多。李罕之围张全义于河阳,全义乞兵于梁,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知其间道,使以兵为前锋。是时岁饥,兵行乏食,存节以金帛就民易干葚以食军,击走罕之。
  梁兵攻郓,存节使都将王言藏船郓西北隅濠中,期以日午渡兵逾濠急攻之。会营中火起,郓人登城望火,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梁兵得俱进,遂破硃宣。硃瑾走吴,召吴兵攻徐、宿。存节谋曰:“淮兵必不先攻宿,然宿沟垒素固,可以御敌。”乃夜以兵急趣徐州,比傅徐城下,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不能攻而去。已而大祖使者至,授存节军机,悉与存节意合,由是诸将益服其能。迁潞州都指挥使。太祖攻凤翔,使召存节。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潞人送者皆号泣。
  太祖即位,拜右千牛卫上将军。从康怀英攻潞州,为行营排阵使。晋兵已破夹城,存节等以余兵归,行至天井关,闻晋兵攻泽州,存节顾诸将曰:“吾行虽不受命,然泽州要害,不可失也。”诸将皆不欲救之。存节戒士卒熟息,已而谓曰:“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比至泽州,州人已焚外城,将降晋,闻存节至,乃稍定。存节入城,助泽人守。晋人穴地道以攻之,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战于隧中,敌不得入,晋人解去。同州刘知俊叛,奔凤翔,乃迁存节匡国军节度使。硃友谦叛附于晋,西连凤翔,存节东西受敌。同州水咸而无井,知俊叛梁,以渴不能守而走,故友谦与岐兵合围持久,欲以渴疲之。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友谦卒不能下。蒋殷反徐州,遣存节攻破之,以功加太尉。梁、晋相距于河上,存节病痟,而梁、晋方苦战,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病革,召归京师,将卒,语其子知业曰:“忠孝,吾子也。”不及其他。 (《新五代史·汉臣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故事:旧例。
B.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失期:错过了约定的时间。
C.乃夜以兵急徐州——趣:通“趋”,奔赴。
D.病,召归京师——革:急,重。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牛存节智勇的一组是(?)
①?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
②?乃夜以兵急趣徐州
③?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
④?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
⑤?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
⑥?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存节之所以投奔梁太祖,是因为他觉得梁太祖是一位能平定天下的英雄。他后来也得到了梁太祖的重用。
B.牛存节治军严明,不侵扰百姓。援救全义时,缺少军粮就用钱买,不白拿老百姓的粮食。在潞州任都指挥使,深得民心,离开时,“潞人送者皆号泣”。
C.牛存节听说晋兵攻泽州,虽然没有得到太祖的命令,但当机立断,赶去援救。晋人挖地道?攻城,牛存节也派人挖地道对抗,晋人攻不进去,只好撤去。
D.牛存节一生忠心耿耿,转战沙场,为国分忧,最后战死沙场。临死前,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对国家尽忠,对家庭尽孝。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闹饥荒、歉收
B.谷与鱼鳖不可食——胜:尽,完
C.养生丧死无,王道之始也——憾:缺憾
D.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郑重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失其所与,不知     秦王还柱而走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卒起不意
C.张良出,要项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