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帝以业老于边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良乃入,具告沛公 |
参考答案:
小题:C
小题:C
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1)(1)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2分)
我并非贪生怕死,只是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
(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3分)
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
本题解析:
小题:应为由北向南
小题:A皆为“被”之义,B皆为“对,对于”之义,C前一个为“用”,可转译为“率领,后一个为“因为”D皆为“于是,就”之义
小题:A、B、C代指杨业,D代指契丹国母萧氏
小题:分析:“善于用兵”指的是杨业当将军之后的事,①这时杨业还未当上将军;④是杨业不堪忍受王侁的猜忌侮辱而说的话,表现其报国忠心;⑥是杨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拼死作战,体现他的爱国与勇敢,与善于用兵无关
小题: [“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是拿以后为将用兵和现在用鹰犬逐雉兔打比方,表现自己的报国思想B“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一句,“以”表目的,“生聚”即百姓,C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陈述的就是这一内容,D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小题:见译文
文言文翻译: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青少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担任保卫指挥使,并以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的职位。(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赶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领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然而打了败仗。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然而,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是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在你们之前首先出战。”
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时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瞭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扬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带领军队)沿着灰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退到了陈家谷口。当他看见陈家谷口没有伏兵时,当即捶胸大哭,随即再次率领部下奋力拚杀。身上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矜己而自足矜:夸耀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
C.平生苦志励行苦:为……所苦
D.惑之甚矣惑:糊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所谓之楚而北行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乃才可为而不为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吾家以诗书发迹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小题4: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今 汝 之 才 未 能 胜 余 乃 不 俯 寻 吾 之 所 得 而 蹈 吾 之 所 失 岂 不 谬 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3分)
?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小题1:①又想到你会记住(惩戒)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意”、“惩”、“矩矱”为得分点)
②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凭时间消磨(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还是好好想想吧!(“区区”、“磨”、“工”、“其”、两句要求句意通顺)
本题解析:
小题1:苦:磨练
小题1:A项中前一个是“到”的意思,后一个是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前一个是“竟然”的意思,后一个是“才”的意思。C项中前一个是“凭借”的意思,后一个表结果。D项中两个个均是“大概”的意思
小题1:D选项中的自小就自狂自大,要注意理解“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小题1:本题可虚词的提示来断句。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是:①“意”、“惩”、“矩矱”为得分点②“区区”、“磨”、“工”、“其”、两句要求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你小时侯聪慧,才质异于常人,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动颜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骄矜自满。好比那邯郸学步的年轻人,把自己本有的忘了,只得爬着回家。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只好勉强答应,结果你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我埋怨你又有什么用呢?可是我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厚积薄发吧。”又想到你会记住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你的才质不聪敏吗?大概还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很懵懂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我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是才学造诣平常,定然是你好高骛远,想广涉猎而使得自己疲倦,这就是南辕北辙啊!还想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
想追寻前人的足迹,又合乎当世的准则,这只有才华卓著的人才能做到,然而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胡乱品评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认为自己才质异于常人,科举及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放弃原来的学业,仿效古人。到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估摸自己的能力,继续以前放弃的学业,学习不分昼夜,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没有能力在文学界夺得头筹。 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可是不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身艰苦学习,要留给你们后人的,不敢落后于古代世家的高尚道德。本来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以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我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柴门前守门的狗!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闻问,我自然也是不会严厉指责你。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糊涂得很厉害呀!譬如说写字,我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4题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五明月之夜,明月半墙?孔子述三五之法,明周公之业
B.今南海之生死未卜?贫者自南海还?
C.布衣提三尺取天下?臧太守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D.名达于缙绅间?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移其志者?
2.“垣墙周庭”的意思是“在院子周围砌上墙”,其中作为动词用的词是:?(?)?
A.垣?
B.墙?
C.垣墙?
D.周?
3.本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写老屋;老屋一经修葺,便生意盎然,可爱可喜。作者又具体写出了居室及四周环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及心情的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环境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了以动显静的写法。突出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动显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动静高度和谐,给人以美感。?
参考答案:1.D
2.C
3.窄小、破漏、阴暗
4.突出静的句子是:“庭阶寂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以动衬静的句子是:“万簌有声”“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