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①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⑤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道”的后面是名词“芷阳”,显然再是名词是翻译不同的,应为动词“取到”注意“道”其他用法,说,“不足为外人道也”;道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义,“得道多助”等。
点评:此种题型是必考的,难度不大,要求考生熟记课文中的重要的实词。当某个实词用今天的词语来直接翻译的时候,有可能是陷阱,往往不对,要根据原话来推敲,当翻译不通时,要注意活用。
小题2:①是樊哙为刘邦找托词,⑤是张良替刘邦找借口,⑥是范增对项羽的责备。
点评:必考题,难度一般,可用排除法,在排除的时候注意语言动作发出者是谁,有时好要注意时间、是否“直接”等因素。
小题3:“有防范,害怕他逃跑”说法错误,当时项羽已没有防范之心。
点评:此种题型难度较大,要求考生要对原文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然后逐一排查 ,不放过任何小的疑点。
小题4:(1)注意“‘虎狼’名词作状语”“举(尽)”“胜(尽)”“叛(背叛)” 等的翻译。(2)注意“督过(责备)”“去(离开)”“军(军营)”等翻译。
点评:此种题型是必考题,难度一般,要掌握好语句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翻译,讲究“信达雅”的原则,既要通顺,也要有文采,不能有病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到则披草而坐? 醉则更相枕以卧
B.岈然洼然? 苍然暮色
C.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穷山之高而止
D.则凡数州之土壤? 其高下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易》称“《遯(dùn同“遁” ) 》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
逢páng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萌素明阴阳,知莽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而使捕之。吏叩头曰:“子康大贤,天下共闻,所在之处,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收之系狱,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而还,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去。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未尝修刺修人。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
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以寿终。
《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遣吏奉谒致礼奉谒:拜见
B.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杜:关闭
C.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宾:归顺
D.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过:经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汝殁以六月二日
C.少孤,为宗人所养吾属今为之虏矣!
D.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逸之风,可溯及远古,唐尧、周武王成全了隐士的隐逸志节,历代选择隐逸的人很多,但是他们隐逸的动机不尽相同。
B.逢萌、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们都不满王莽篡权;而井丹避世隐居则是因为他本性清高,不愿意与王侯贵戚结交。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逢萌、周党,他们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非常不满。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小题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B.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C.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D.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3分)
(2)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4分)
(3)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
(1)他回来后,带领家属迁往海滨,在辽东客居。
(2)朝廷征召我的原因,认为我对政事有益处,(我)连方向都不知道,怎能救时呢?
(3)于是骗说五王,求用千万钱,相约能把井丹请来,而另外使人在半路抢劫他。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D过,应为拜访之意。故答案选D。
小题2: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C项“为”都是表被动,A项:动词,到/代词,我; B项:介词,用/介词,在;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小题3: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C周党是直接向光武帝陈述自己的志向而不是委婉拒绝,同时面对光武帝的多次征召并不是每次都委婉拒绝,光武帝对此并非不满,而是理解。故答案选C。
小题4: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小题5: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