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九)
2019-03-15 16:39:34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小题1:首联中最能突出梅花特点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作简析。(4分)
小题2:诗中的梅花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3分)
答:?
?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表面上写的是什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答:?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下列各题。(8分)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①。剩喜②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
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吴钩:指刀,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⑦然犀处:指采石矶.
小题1:“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___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1分)
小题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反映了作者“闻捷”以后的高兴、亢奋的心情,同时又包含有悲慨情绪。
B.作者把采石鏖战的激烈战况构想成“骇浪与天浮”的画面,可见其词风豪放的一面。
C.从题目《闻采石矶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
D.下片由回忆古代两位北抗强敌的英雄写起,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

小题3:画线句“借古讽今”,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流?莺?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凤城:这里借指长安。
(1)请概括颈联的描写所体现的“流莺”的精神。(2分)
(2)本诗题为“流莺”,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4分)
(3)从全诗看,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是一位由金入元的诗人,金灭亡以后五年才出来做官。
小题1:这首元曲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指出“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典故的出处。作者借它们表现了什么情思?(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