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3-15 22:38:06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小题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 ?,(2) ?
(3) ??,(4)??。(5)?,(6) ?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2:(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闻道有先后,?。(韩愈《师说》)
(4)??,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6)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1)落霞与孤鹜齐飞?(2)秋水共长天一色(3)渔舟唱晚(4)响穷彭蠡之滨(5)雁阵惊寒(6)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2:(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羁鸟恋旧林(3)术业有专攻(4)吴质不眠倚桂树(5)如今有谁堪摘(6)气吞万里如虎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鹜”“渔”“蠡”“滨”“浦”“衡”“羁”。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②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小题1:上阕中有一词为全词的词眼,请找出,并说明理由。(4分)
小题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小题1:词眼:疏狂(1分)。上阕写自己“为天帝山水郎”,上书请求留云借月等,表现其远离世俗,热爱自然,不受拘束(1分)。下阕“几曾着眼看侯王”表现其傲视权贵之“狂”(1分);写偏爱梅花,表现其不拘世俗,独守高洁(1分)。
小题1:答案一:想象手法(1分),想象自己为天帝管理山水的官,承办天帝诏书的批示,多次向天帝献上奏章(1分)(从“玉楼金阙”一句思考回答亦可);答案二:夸张手法(1分),“诗万首,酒千觞”,表现自己的豪情。(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岁 暮①
唐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小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3分)
                                                                
  60;                                                              


参考答案:
【小题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4分,答出一点给2分)
【小题2】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4分,答出一种技巧和分析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鸟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此诗是典型的边塞诗,请评述本诗的特异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德潜曾云:“句亦吐光”,有人认为“静”字为“诗眼”,请点评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本诗却独辟蹊径。立足于民族和睦高度,表达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主题,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一、二句评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意对即可)
2.“天涯静处无征战”历来为名句,“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山的战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对照,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②阳月:指农历十月。
小题1: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请说说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并简要分析这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小题3: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结合尾联,揣摩宋之问暗用这一典故的意图。(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
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2分);由雁及人,表达了诗人忧伤、
思乡等复杂的内心情感(2分)。
小题1:这里描写的是静寂、昏暗的景象: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
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浓重得散不开。(2分)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
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1分)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1
分)
小题1: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
亲人。(1分)运用这一典故再次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
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题把“南飞雁”和“我何日复归来”对比,表达诗人忧伤、
思乡等复杂的情感。
小题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描写的是静寂、昏暗的景象,是以哀景衬哀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
小题1:此处考查用典的作用。用典能用极精炼的的典故表达作者思乡的主题。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