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①浑沈雅有器量?②时年荒岁饥,浑开仓振赡,百姓赖之。?③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④视其地形险易,历观敌城,察攻取之势。?⑤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⑥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1) 当时州兵都放假休息,军队只有一旅人,王浑用船悄悄渡过淮河,出其不意,薛莹等人没有料到晋军的到来。(“并”“裁”、“潜济”、“意”、“虞”各1分)
(2)王浑安抚外乡人,诚心安慰接纳他们,座上没有空着的席位,门前没有滞留的宾客。(“羁旅”、 “虚怀”“绥纳”、“停宾”各1分,句子意思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D.比:能够相匹。
小题2: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结合语境可知,D.①说他的性格特点,⑤是说他自谦。
小题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
解额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结合原文分析可知,D.王浑并没有“认为皇上……非常不妥”,文章此处主要表现王浑为人低调。
小题4: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两句关键字句的翻译:(1)“并”“裁”、“潜济”、“意”、“虞”。(2)“羁旅”、 “虚怀”“绥纳”、“停宾”。
参考译文: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也。王浑深沉儒雅有器量。承袭了父亲京陵侯的爵位,被封为大将军曹爽的属官。曹爽被杀后,按照惯例,他也被免了官。后来起用为怀令,参管文帝安东军事,逐渐升迁为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咸熙年间任越骑校尉。武帝接受封禅,加封王浑为扬烈将军,迁任徐州刺史。当时遇上灾荒饥饿,王浑开仓振济,百姓依赖他。泰始初年,增加封邑一千八百户。一段时间后,迁任东中郎将,监理淮北诸军事,镇守许昌。屡次陈述治国方略,意见多被采纳。
转任征虏将军、监豫州诸军事、假节,兼领豫州刺史。王浑的管辖地与吴边境相连,他宣布威信,前后来投降依附的吴人很多。吴将薛莹、鲁淑的军队号称十万,鲁淑军向弋阳,薛莹军向新息。当时州兵都放假休息,军队只有一旅人,王浑用船悄悄渡过淮河,出其不意,薛莹等人没有料到晋军的到来。王浑打败他们,因有功封王浑的次子王尚为关内侯。迁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寿春。吴人大规模在皖城屯田,图谋在边境制造祸害。王浑派遣扬州刺史应绰督统淮南各军攻破他们,并且攻破了另外一些军屯,焚烧了吴人积储的谷物一百八十多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船六百余艘。王浑于是在东部边境陈兵,了解那里地形的险易,逐个地观看敌城,考察攻取的形势。
等到大规模讨伐吴国,王浑率军队从横江出兵,派遣参军陈慎、都尉张乔攻打寻阳濑乡,又攻击吴牙门将孔忠,都打败了他们,俘获吴将周兴等五人。又派遣殄吴护军李纯占据高望城,讨伐吴将俞恭,打败了他,斩杀俘获很多。吴国的历武将军陈代、平虏将军朱明恐惧而来投降。吴丞相张悌、大将军孙震等人率兵数万向城阳进发,王浑派遣司马孙畴、扬州刺史周浚打败了他们,在阵前杀死两员将领,并斩首七千八百人,吴人十分恐惧。
转任征东大将军,又镇守寿阳。王浑不崇尚刑法,处事决断公正。当时吴人刚刚归附,很是有畏惧之心。王浑安抚外乡人,诚心安慰接纳,座上没有空着的席位,门前没有滞留的宾客。于是江东人士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太熙初年,迁任司徒。惠帝即位,加授侍中,又在京陵设置士官,如同睢陵那样。等到诛杀杨骏,重视旧臣,于是加授王浑军职。王浑认为司徒是文官,主掌国史不统领军队,统率军队则下属官吏穿红色服装。自认为偶然受到一时的宠幸,权且掌管军队,不符旧典章,于是命令自己的下属官吏都穿黑衣。议论的人赞美他谦虚而识大体。
王浑在所担任的职务上,一直有名望,元康七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边句中加粗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己,通“矣”,罢了)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zhi ,通“智”,智慧)
D .君子生非异也( 生xing ,通“性”,资质,禀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6-9题,每小题3分,10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报刘一丈①书?〔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②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注:①刘一丈,与宗臣父亲厚交40余年。②岁,过年;时,每季的节日;伏,夏天的伏日;腊,冬天的腊日。
6.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不孚之病?孚:毛病,缺点
B、即门者持刺入?刺:名帖,名片
C、相公厚我?厚:看重,优待
D、间道经其门?间:暗中,偷偷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①袖金以私之?②舟遥遥以轻飏
C、①何客之勤也?②句读之不知
D、①得无厌其为迂乎?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作者写给长辈的回信,首尾两节不免有寒暄客套的话,这在书信中常见。主体部分对刘一丈把自己评价为“上下相孚”、“才德称位”作了深入论述。
B.文章描绘了一个小官僚两次向“相公”干谒的全过程。干谒最终成功,相公亦有“某也贤”的赞誉,于是实现了“上下相孚”,实则权钱交易。
C.作者用漫画手法描写了干谒场面,勾画了几个典型脸谱:权奸的贪污受贿,故作清廉;干谒者的奴颜婢膝,得意忘形;门者的狐假虎威,敲诈勒索。
D.作者将自己与“客者”对比,一个赶着马恭候在权贵者门口,极尽阿谀之能事;一个闭目掩耳加鞭催马经过,有力表现了不向权贵低头,不肯同流合污的气节。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共断为4句,断对一处得1分)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6分)
(2)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4分)
参考答案:116.D
7.D
8. A
9.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10(1)相公又偶尔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稍稍”、“也”、“心计”、“交”、“孚”、“之”错一个扣1分)
本题解析:6.间:间或,有时
7.D项“其”均做第一人称代词;A项“焉”,代词,“他”/语气助词;B项“以”,表目的,译做“来”“用来”/表修饰;C项“之”,句中语气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 “才德称位”只用“固自知之也”寥寥几字带过,重点论述“上下相孚”。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购求布千金——购:购买
B.田事听此奴——听:听任
C.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D.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多:称赞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
B.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C.即不能,愿先自刭/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D.臣各为其主用/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3.在括号内补出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布匿(于)濮阳周氏
B.(周氏)乃髡钳布
C.此(伍子胥)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D.(滕公)果言如朱家指
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赴士之厄困”的侠义精神的一组是(? )
①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②布匿濮阳周氏
③乃买而置之田
④滕公留朱家饮数日
⑤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⑥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5.下列的分析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羽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汉高祖在灭掉项羽后缉捕季布。
B.濮阳周氏在情势危急之时,用真诚打动季布,帮助季布投奔鲁地朱家。
C.朱家认为新主应当宽怀对民,要吸取荆平王的教训。
D.朱家帮助汝阴侯滕公成功劝说了高祖,季布最终得到赦免。
参考答案:1.A
2.A
3.C
4.B
5.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