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5 22:43:58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田横,故齐王田氏族也。宗强,能得人。 横,收齐散兵,得数万人,反击项羽于城阳。后复得收齐城邑,⑤立田荣子广为齐王,而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 横定齐三年,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汉将韩信引兵且东击齐。齐初使华无伤、田解军于历下以距汉。汉使至,乃罢守战备,纵酒,且遣使与汉平。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齐王广、相横怒,以郦生卖己,而亨郦生。齐王广东走高密,相横走博阳,至博阳,而横闻齐王死,自立为齐王,还击婴,婴败横之军于嬴下。田横亡走梁,归彭越。 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亨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 使还报,高皇帝乃诏韂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 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①,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闲,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为都尉,发卒二千人,以王者礼葬田横。 既葬,二客穿其頉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注释:①厩置,驿站。?(选自《史记?田儋列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横相之,专国政?辅佐 B、臣亨陛下之使郦生?同“烹”,烹杀 C、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道歉 D、形容尚未能败?容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齐人贤者多附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其耻固己甚矣?吾其还也 D、田横乃与其宾客二人乘传诣洛阳?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起初在历下驻军来抗击汉军,汉王故意派使者郦生到齐国游说,齐解除了战备,放纵士兵喝酒,致使韩信有机可乘,打败了齐国历下的军队。 B、齐军被打败后,相国田横逃到博阳,听说齐王已死,就自立为齐王,带兵回头攻打灌婴,结果被灌婴在赢下打败,田横逃到梁地,归顺了彭越。 C、到离洛阳三十里的地方,田横割颈自杀,让门客捧着他的头去见汉高祖,高祖认为他是贤能的人,为他流下了眼泪,并按王者的礼节安葬了他。 D、立田融资广为齐王、盯齐多年自己为齐王、兵败后入居还到五百余人追随、自杀后二客及五百余人相继自杀等事件,都说明田横能得贤士之心。 4、翻译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10分) ①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5分) ②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5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卫。穆赢日抱太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太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僚,吾尝同僚,敢不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币及其器用财贿于秦,曰:“为同僚故也。”士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选自《左传·文公七年》 注:雍,襄公之弟,晋襄公死后,赵盾准备立雍为国君。穆赢,晋襄公姬欢的夫人,她为晋襄公生下一子,名夷皋,就是文中的太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穆赢日抱太子以啼于朝——白天 B.荀伯尽送其币及其器用财贿于秦——贿赂 C.训卒利兵,秣马,蓐食——吃饱 D.此必不行——不可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戊子,败秦师于令狐/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B.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填然鼓之 C.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D.子以疾辞,若何/以其无礼于晋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袛、萧建送丧至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袛、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就:到任 B.诏书切让/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干:干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咨乃谢病去 ②因请为设食,谢曰? B.①令敦煌曹皓 ②欲令速朽? C.①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 ②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D.①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②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侍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他却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22分)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去比:等到 B.大类女郎也 类:像 C.大母过余曰大母:祖母 D.往往而是往往:时常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稍微修葺,使不上漏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小题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文字写了诸父分炊前后的庭院,分炊后庭院变化了两次,家境日趋衰落。既表现了作者的喜,又表现了作者的悲。
B.这段文字通过老妪的话叙述了母亲的事。
C.这段文字通过自己的回忆叙述了祖母的事。
D.作者既能把自己的感情与所叙的事情融为一体,又能在叙事后直接倾吐自己的感受。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

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
?(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3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②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③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____________
(2)从轼官于凤翔____________
(3)君立屏间听之____________
(4)未期年先君没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乡贡进士方之女——蚓无爪牙之利
B.其后轼有所忘——此人为具言所闻
C.已而果然——有穴窈然
D.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妻子对丈夫结交的朋友细心观察,提醒丈夫要警惕的两类人,一类是_______________二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5.第②段作者精心描绘了夫妻日常生活的言谈,请简要概括妻子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