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喜迁莺
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刺名场,今古梦茫茫。
(1)“花不尽”“柳无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处不相逢”“劝君看取利名场”两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劝慰,这两次劝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比喻。用“花不尽”“柳无穷”形象表现出离别之情的“不尽”“无穷”,折射出离别的悲苦之情。
(2)“何处不相逢”,着眼于当前“离愁别绪”,以今后还可能重逢相安慰;“劝君看取利名场”,着眼于“人生历程”,用古今名利如梦成空的道理相劝戒。(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梅花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题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小题1:梅花。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
小题1: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或虚实相生)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共8分)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小题1:第三联中的 “拂”“侵”两字用得很传神,请作简要赏析。(4分)
?
小题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 都将竹子拟人化(答“动态”亦可,1分),“拂”即拂动,轻轻擦过,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即渐渐进入,“影侵棋局”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2分),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1分)。
小题2:(4分)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2分)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淡泊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是一道炼字题,炼字题的格式是“解词+释句+手法+作用”。理解本题首先从拟人的修辞手法入手。拟人手法的作用是使物形象、生动。再结合“拂”“侵”的对象——琴床、棋局,则可见高雅、清闲之境。
点评: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炼字题,答案也很规范:解词+释句+手法+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题2:理解本题首先要看懂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借竹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所以分析竹子的形象时,要抓住描写意象的句子分析其特点。诗歌的第二联“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就概括了竹子的特点,然后结合诗人被贬的事实,不难得出答案。
点评: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是按照描写意象、分析意象特点、归纳思想情感的步骤进行。本题的提问就是按照此顺序设问的,所以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①
[清]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昊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愁”?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比喻、顶真”也正确,只答“顶真”不给分。)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突出客愁绵长。(意对即可)
(2)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的惊喜之情。诗人不敢相信已到家乡,但抬头却望见了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阕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色香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既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又表明它颜色洁白,香气高雅,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独幽,胜境超然,涵咏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2)对比,下阕描写山野之中这户人家居处十分简朴,数间茅舍,围以疏篱。这境界与前面所写的一树寒梅掩以疏竹,正好相互映发:前者偏于虚,后者趋向实。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它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