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3年冬季,一档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红遍火江南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2014年春晚,一首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夜走红,让回家的游子泪奔,于是钞票“去哪儿了”、年的味道“去哪儿了”、钱“去哪儿了”……让“去哪儿”体一时成为流行语。其实“去哪儿”体更多的透露出人们心灵深处的快乐与无奈、幸福与纠结……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_去哪儿了”中的横线处填入一词,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短文中出现的例子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时间都去哪儿了
将手置于胸前,聆听心灵的思考。---题记
忧伤本不应该,可为何充斥了心间。
大年初一,大鹏文化广场的游园会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朋友说,春节是只属于孩子们的欢乐。对于步入青春的花季雨季的我们而言,只不过是个自我安慰的幌子罢了,我们不再有儿时的疯,取而代之的是沉下心的哲理思考。
静寂的夜,无人的街,纵转瞬即逝的烟花,升空的刹那,也显得尤为绚烂多姿。
温暖的家,温馨的祝福,或许看着朋友发来的一条条祝福,会心一笑,更感动于零点新年钟声敲响的准点祝福;或许有人陪着漫无目的地散步,偶尔抬头欣赏烟花的一现,偶尔微笑交谈彼此的生活,偶尔开怀调逗对方,便心已足焉。
每当收到‘新年快乐’,便在心里由衷地感慨一句:“啊,又是一年转瞬而过,时间都去哪里了?”还记得春晚一家人围坐一旁,共同欣赏王铮亮演唱的《时间都去哪里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在我们的脑海里闪过,无不撩动我们敏感的心弦,我们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还记得小彩旗春晚连转4小时,已然化为“时间使者”见证新年钟声的敲响。
“时间都去哪里了?”我不禁扪心自问。
曾几何时,无忧无虑的欢闹声在暖阳下弥漫着,那时的我们没有烦恼。我可以相约小伙伴,在榕树下尽情嬉戏,没有时间的催促;我可以互陪小伙伴,在大海中沉醉自我,没有时间的瞬逝。
后来,我上小学,稚嫩的脸庞仍充斥着儿时的欢乐,却已不再真实。当晨的兴起,我紧靠着父亲坚实的双肩,分别于校门前;当夜的降临,我卷缩在母亲温暖的怀抱,感受着幸福的瞬间。我们开始学会了学习上的竞争,也知道了友谊并非天长地久。
再后来,心灵笼罩着经历了亲人离去的悲痛的阴霾,看悲伤逆流成河,不尽的思念化作空中那颗最闪烁的星星,望月遥思亲,唯恐泪沾衣,今宵割愁肠,往昔记忆涌。那一刻起,突然害怕时间的无情会再一次悄然带走身边的每一个我爱的人。
而现在,转眼已是高二生,稚嫩的脸庞已不再泛着当初的天真,我们多了烦恼,青春的花季雨季已来临;我们多了压力,未来的美好需要我们挖掘,我们多了隐藏,心事不愿吐露他人。
我们付出的辛勤汗水,时间在见证;我们一路成长洒下的悲欢,时间在凝视。
翻开手中的相册,短短的蘑菇发,深深的酒窝笑,在太阳底下笑得那么开心的小女孩,如今,已然蜕变成了一个翩翩少女,在时间的无情流逝中,懂得了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人,大步迈开自己的步伐,与时间赛跑,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本题解析:这是道半命题作文题。构思时应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的后半不是流行词语“去哪儿了”,可根据自己最熟悉、掌握材料最多最典型的情况,选择一个合适词语补充,比如“信仰去哪儿了”“亲情去哪儿了”“诚信去哪儿了”“幸福去哪儿了”等等。然后紧扣补充后的题目选择材料,布局文章。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注意材料的中的重点词语“规则”,“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从这个角度可以写“规则”的遵守问题,可以严格遵守规则,也可灵活变通。也可从“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的角度写“合作共赢”的内容,本人主张写“辩证的看待规则”较为理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能让一条小溪快乐,只要你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们;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将在你口干舌燥时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题目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作文立意提示:
角度提示:角度一——保护环境,就是造福人类自己;破坏环境,也就是毁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良好空间。角度二——懂得尊重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能给别人一些快乐,别人也会回报给你一些快乐;反之,你给别人一个烦恼,别人也会还你一个烦恼。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以“佳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于高处仰望风景
犹记冰心先生的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花儿尚且不能孤芳自赏,何况是人呢?即使我们已有很高的学识才干,也不能忘记欣赏别人,向别人学习,博采众长,于高处,也要抬头欣赏别处的风景。
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意在劝诫我们年轻人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就心高气傲,“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世上总有人值得我们欣赏。颇具才干,仍不忘向别人学习,怀一颗谦逊的心,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于高处仰望风景,欣赏别人,能助我们攀上更高之地。13岁的范书恺在比别人小一大截的年龄考上清华大学,登上了多人梦寐以求的梦想圣殿。但他仍然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身边很多人都比自己优秀,于是在学习借鉴他人的过程中更加努力,他的未来必是一片光明。试想,若范书恺在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时对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自豪自傲之情溢满心间,就此止步,如果他摒弃一贯向别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在清华大学这个天才聚集的地方,他还能前进吗?我想未必,相反,甚至还会倒退。
于高处仰望风景,欣赏别人,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滋养我们的心灵。当今社会上的许多人总是太过浮躁,在追梦之路上也许能保持谦逊的态度,积极发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却在获得成功之后变得不可一世,盲目自大,眼里不再盛装着别人的优秀而满是自己的成果,坏情绪在心里发芽生长,他们的心胸也就日渐狭窄。这样的心灵还称得上高尚吗?因而我们要时常用欣赏别人的雨露滋养自己的心灵。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以淡定沉着的姿态走下去。
于高处仰望风景,欣赏别人,能助我们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才之人纵然令人敬畏,但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秀却不再欣赏别人,必然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与憎恶。若我们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后还能不吝惜自己的称赞,欣赏别人的长处,如莫言一样,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还认为自己要向别的作家学习,这样的人,总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这样的人,也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在高处欣赏别人,体现的是一种睿智与魄力,它能使我们更加优秀,更加强大。也许这也是马云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
欣赏自己
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我的思想不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我,欣赏一个独特的我。
我欣赏自己的坚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不管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学校的,我都不会轻易掉泪。我三岁的时候,妈妈就离我而去,我的生活比别人多了几分孤独,少了几分母爱,我并没有哭,却磨练我的坚强。学校里,考试考差了,或者有同学欺负我,我也不会哭。记得有一次,一直比我差的同学比我考好了,还嘲笑我:“英子,怎么样?你是这个!”边说边用手指往下指,真是气死我了,有什么了不起,这次只是我粗心了一点,让你暂时领先呗,下次有你好看的,把你踩扁,我的心里充溢着坚强,随之笑着说:“你凶,我输了,不过我高兴……”然后哈哈的笑起来。笑给我带来幸福,因此我不能让别人看我笑话——我要坚强。
我欣赏自己的乐观。因为我坚强,所以我乐观。随时随地,人们都可以看见我微笑的面孔。我天生就爱笑,把凡事都看到很开很简单,即使天塌下来,我也把它当作是香软的棉花糖,真的,够乐观了吧。课堂上,我乐观地听课学习,乐观地讨论问题,乐观地回答问题;课间里,我总是和同学们愉快地说笑着,或者扶在走廊杆上微笑地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或者笑看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们。学校里我快乐,家庭里我幸福,社会里我乐观。这就是我,每天把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我很欣赏它。
我欣赏自己的善良。我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姑娘。在街上,我看到一个乞丐,那可怜的面容、悲悯的讨声、残缺的身体总是打动着我,我会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他一半,即使旁边有人说他是骗子。在学校,有些男同学欺负我,即使我当时很生气,但只要他给我说一声对不起,我就很欣然算了。班上一有困难的同学,我就总是想办法帮助他们,尽管我的力量很薄弱。我真的很善良,我喜欢我的善良,我也希望同学们也欣赏我的善良。
欣赏自己,会给自己信心,注入鲜活的动力。一个人不会欣赏自己,就像花儿失去了颜色;一个人不会欣赏自己,就像太阳没有了光泽;一个人不会欣赏自己,就好比大树掉了树叶,会渐渐枯死;一个人不会欣赏自己,就好比天空没了白云,单调得乏味。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更要学会欣赏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欣赏自己的长处,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不管是我乐观,还是坚强,还是我的善良,这都是我的优点,我要永远欣赏他们!欣赏自己,给力!
本题解析:
审题立意说明:
1、关键词是“欣赏”。
“欣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2)认为好,喜欢。
2、材料的意思是,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仅在毕业学校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关键还在于个人的态度,即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3、作文材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马云的身份“成功人士”;二、三是他说的两句话,一句是自身条件优越者,要放低姿态,学会欣赏他人特别是那些不如自己之人的优点;一句是自我条件不突出或不如人者,要学会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找到自己的优点。
成功,就是自己在高处时,要看到低处之人的优点;自己在低处时,多找自己的优点,要喜欢自己,欣赏自己。
4、可就其中一句立意,也可两句都写。但要注意欣赏者与欣赏对象的对应关系,即欣赏者为条件优越者,其欣赏对象应为他人;而欣赏者为条件较次者,其欣赏对象则应为自己。
5、自身条件,除毕业学校、文凭学历外,还可以是身份、地位、声望、财富、能力以及身材、相貌等方面。
6、抛开原材料,单纯谈论“成功”、“欣赏”(欣赏美景、欣赏大自然等)、“名校”、“教育”、“高考”、“自卑”、“自信”、“文凭与水平”、“学历与能力”等,应属偏题或离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