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意林》杂志的封面上曾经刊登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能成为完美的自己,只要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大家还是小家?是良心还是钱财?是奋进还是苟安?是勇敢还是软弱?……请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①审要求:?a.显性要求:?b.(有无)隐性要求:?②审(标题)内涵:?③审提示(材料提示语):
(2)编写提纲训练
中心(用一句简练的话写出你要写的文章的中心):?开头:?(注明如何点题)?中间:?(注明中间如何扣题)
结尾:?(注明结尾如何照应题目)
你的亮点设置:?
写作提示?写作前要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确定一个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情可抒的话题来写。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是良心、奉献、奋进,还是亲人、师长、朋友?也许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只要你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你就能成就完美的自己。
要注意的是:如果所写的文章是议论文,就要围绕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成立;论据要充分精当,有说服力。如果写的是记叙文,就要通过记叙事件表明自己的观点;要做到叙述流畅,有文采。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因为生命之中不能缺少爱,所以我们要带着爱上路;因为勇气可以克服在生命道路上遇到的重重困难,所以我们要带着勇气上路;因为梦想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所以我们要带着梦想上路……
请以“带着?上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旅居德国的摄影家王晓慧说:“能够创造性的工作是我最大的享受。”女足明星温利荣说:“每天睡一个懒觉,几乎是我最大的享受。”有人以仕途得意为享受,有人以寄情山水为享受。什么是享受,真是见仁见智,耐人寻味。
请以“享受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主确定立意;文体要求: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报载:“前不久北京遭遇雾霾围城,行人甚至宠物戴口罩已不再是新闻,北京大学校园内李大钊,蔡元培等先贤的雕像也被戴上了口罩。”
请根据这个报道,结合你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逢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雾霾来了
那一夜,我在浓雾的笼罩下回到家中,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睡着了。睡得很沉,似乎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嗨,快醒醒,不要睡了!”突然,一声催促把我惊醒。我睁开眼一看,一位白发苍苍,戴着厚重老花镜的老爷爷坐在我旁边。我连忙起身,环顾四周,我正坐在一个小飞行器里,飞行器运行的速度很快,外面的景象都模糊不清。
“你是谁呀,我现在在哪里?”我好奇地问。
“我是Q博士,我们现在在一个时光飞行器里,很快我们就要到2050年的世界去,小朋友,想要和我去玩一玩吗?”
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的我很想放松一下,于是连声答应。
2050年,世界面临着一个问题,空气污染。从外星看地球,除了四大洋、高原、盆地、沙漠、热带雨林、草原、南极、北极等无人区域以外。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那些是什么呀?”我问道。
“那是雾霾!”Q博士说,“受空气污染的影响,世界完全被浓雾笼罩。我们看来得降落了,不然我们在空中什么也看不到,我们就选……A国吧!那里空气污染指数小,不容易生病!”
飞行器降落到A国的首都。我们下了飞行器,Q博士按了飞行器表面的一个按钮,飞行器缩小成玩具飞机大小。
我们入住了一家宾馆,打开电视机,每个频道都播放着世界的空气污染。电视里记者们正采访着国家气象局,环保局等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士。那些人都很严肃的样子,分析着雾霾的原因、后果,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他们都纷纷表示要让全国人民看到他们缓解污染、治理雾霾的决心。
“这个国家看来还是很有信心治理好雾霾的!”我对Q博士说。
但Q博士摇摇头说:“这些专家只是提出了对雾霾的各种看法与建议,但这些建议都不太合理,他们没有从根本解决污染问题,走,我们去闹市区看看!”
闹市区的人数比我想象的要多,但是他们一个个都带口罩,裹得严严实实,而且一脸忧愁的表情。我和Q博士乘着飞行器来到郊区。只见郊区里全都是工厂,烟雾弥漫,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烟囱上喷出黑烟升到空中,凝聚成一团灰蒙蒙的云。
“这个国家真奇怪,说好要治理雾霾,这些工厂怎么还在工作呀?”我问道。“所以嘛,这个国家所谓的专业人士只是嘴上说说而已!”Q博士叹了一口气说,“很快这个国家就要从轻度污染上升为重度污染,我们必须离开这里。”
“那赶紧走啊!”我急切地说。我们坐上飞行器,来到了B国家。
B国家的空气污染较重,但从行动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治理雾霾的决心很大。我们来到它的首都,大街上,私家车很少,只有公交车和部分出租车。郊区里,工厂几乎全关闭了,没有浓烟,也没有难闻的气味。人们身处不良的环境,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Q博士为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决定在这个国家住一段时间。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打开电视,新闻报道:“B国家由原先重度污染变为轻度污染,而A国可想而知,已达到重度污染,哮喘、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不断蔓延,医院都挤满了人,没受传染的人只好躲在家中,不敢外出。”
“叮铃铃……叮铃铃……”床头的闹钟响起,哦,原来是一场梦。我拉开窗帘,仰头一望,南京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雾霾来了,不同的国家,应对的方式差别竟如此之大。我回想着梦中的情节,若有所思。
生活中,雾霾就是一个个困难。生活中的雾霾来了,你是选择勇敢面对,迎刃而解,还是自我安慰,最终回避呢?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必须仔细阅读材料,弄懂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材料讲的是北京的雾霾,实际就是讲环保的问题很严重,就是讲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当前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因此作文应当主要从环保的角度立意。可写成议论文,也可编故事或小说,写成记叙文,还可加以想象写成科幻作品。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8月7日的《成都晚报》刊发了题为《不读〈红楼梦〉不配当空姐》的一则报道,报道说,泰国国际航空大众有限公司在华招空姐,面试时,就考了有关《红楼梦》的问题。记者问:“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泰航一高层人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我们这次就是想招具有中国特色的空姐,如果连中国四大名著都没读过,怎么能称得上有中国特色?所以,不知道《红楼梦》,没读过《水浒传》的,我们坚决不要。”
请以“名著啊名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国家教育部 2000年3月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中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2003年5月又颁发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体现了语文教改精神,进一步对学生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独立性、整体性与个性化的要求。不管各地贯彻实施的情况如何,高中生在与名著“接触”的问题上,应该有更多的体验,以“ 名著啊名著”为话题作文,是有话可说的。你可以就题目提供的材料发表评论,也可以就一部名著、几部名著发表评论,或者对中学生读名著这个问题发表见解,你也可以写你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也许,在读名著问题上你有难言的苦衷,那就不妨把苦水倒出来,“倒”得真切,就是佳作。但请注意,“名著啊名著”的话题本身就对文章的情感因素提出了暗示,所以,不管用何种文体,你的文章须带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本题解析:例文
读《红楼梦》感悟钗黛
樊欢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我国文学著作中最富有光彩的人物形象。在太虚仙境中,二人并列于十二钗正册之中,但却有着极不同的性格特征。
有人说:“林黛玉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咬尖’好胜,她的恋爱悲剧和早夭,并不值得同情;薛宝钗倒挺叫人喜欢的,性格温柔。”有人干脆说:“找个薛宝钗这样的对象不赖,真是个贤妻良母。”
这种看法太不公平了。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由于丧母过早,不得不寄养于外祖母家中。一进贾府,她就抱定这样的主旨:“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这样小心谨慎做人,或许能引起人们的同情,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原因在于她毕竟是林黛玉,未能改变心直口快、自尊敏感的个性,说不定哪句话就把周围人得罪了。史湘云与她逗趣,说她像戏台上的小旦,众人笑着附和,她本来也可以跟着附和一句,或付之一笑,但她却非常敏感地觉得这样把她和戏子相比是一种取笑,于是立即表现出一种非常不满的样子。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她也感到不快。
在林黛玉身上有着过多的敏感和自尊,这种性格和她的身世直接相关。她,是贾母的外孙女;她,是寄人篱下的女子;她,是孤高自傲的才女;她,是多愁善感的娇小姐。她想摆脱命运又无法摆脱,这使得她心灵受到很大扭曲,烦恼也无时不笼罩着这个少女的心。
一次,她夜间去怡红院。晴雯误以为是丫头,拒绝开门,这却引起她的诸多心事,“ 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第二日,见满地落花,她由景触情,写出有名的葬花词。
林黛玉的这种孤高自傲,是她痛苦的根源,这不能归咎于她,而在于封建制度本身。
林黛玉不仅身世值得同情,她爱情的不幸也值得同情。林黛玉对宝玉的爱情,绝非在于金钱和宝二爷的地位,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份真诚,她不像宝钗那样去规劝宝玉关心仕途,而是与宝玉一样讨厌功名,追求自主婚姻,心心相印。
相比于林黛玉,薛宝钗则截然不同,她在金陵十二钗中,是有名的“ 冷美人”,连吃的药都叫“冷香丸”,由此可见,她却是有一番心计的。初入荣国府,这位出生在皇商之家的千金小姐,给人的印象便与众不同:“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曹雪芹在初次介绍她时便说:“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凤姐对她评价为:“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以这种“会做人”的态度周旋于荣府之中,上上下下,男女老幼,都处得八面玲珑。在这件“ 和善”的外衣之下,却掩盖着她丑恶的灵魂。
她是一个很善于奉承、迎合的人。她知道在荣府中要依靠贾母,因为贾母可以一言定乾坤,这一点被工于心计的薛宝钗早看在眼里。贾母为她过生日时,叫她点戏,她便投其所好,点出贾母平日最爱看的戏,因此得到了贾母的“更加喜欢”。
一次在园中她偶听到丫鬟小红和坠儿说的私房话,又无处躲藏,力求自保,心生一计,装出追打黛玉的样子,来个金蝉脱壳,无形中又嫁祸黛玉。金钏跳井,本为王夫人所逼,宝钗听后却若无其事地说:“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足掉下去了。”如此会“ 体贴”人,怎样不被赏识呢!这一切表演,明眼的人一下子便看出,隐藏在她身上有那么多残酷的本性,牺牲别人的利益,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她规劝宝玉要看重“仕途”,与宝玉的叛逆格格不入,更显示她死心塌地效忠于封建阶级的本性。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应当一切都美:容貌,服装,灵魂,思想。”以此来衡量薛宝钗,便可断出这个人物身上的是非了。
雪芹先生笔法神韵,勾画出的人物现实贴切,该赞的话早已有人说过,就让一段戏文结尾吧:“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