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3-15 23:11:08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祺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宽肩的篓子,竹蔑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快该上学了吧……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
  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书“文昌帝君之神位”。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就更得到文昌阁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科举时期,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后来,就冷落下来了。
  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西厢房是老白住的。他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书版。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柿树之前,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就烧尽了。
  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让老白代印《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老白印了多次《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后来,也没有人来印《阴骘文》了,这副版子就闲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八月节,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
  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因为生活所迫,老白只能靠看文昌阁和收字纸为生,尽管生活清贫,但他无怨无悔,甘于寂寞,悠然自得。
B.“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一句,体现了汪曾祺作品语言干净利索、淡而有味的特点。
C.老白收到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习题的字纸,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步伐,但老白对此并不大理解。
D.“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一句,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冲突,带有悲剧意味。
E.这篇作品写了一个收字纸的老人的晚年生活,叙事平实,不追求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也不重视高潮的设置。
2.文中描写了不少的乡土风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汪老曾说:“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在文中“和谐”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谈谈“老人”的形象,并探究描绘老人形象的社会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厂?子
曾 平
村主任把大家叫到他家外面的坝子上开会。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身强力壮的男人全跑到城市打工去了,到春节,才像鸟儿一样飞回来。村主任的咳嗽比往常认真了好多。他要宣布重大决定时都咳嗽得厉害。
村主任说,人家乡长,像龟孙子,陪了三个月,王老板才答应过来!
村主任又说,你们不晓得,为了把王老板拉到我们坝坝村,乡长喝了多少酒!三个月没下战场,五次差点儿住院!
大家对乡长喝不喝酒不感兴趣,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这一点,村主任非常清楚。村主任接着说,把地交给王老板,一亩地,人家给一千斤谷子。一亩地,起早摸黑地干,一年收多少?满打满算,八百斤。还没算化肥、种子、汗水。现在啥都不干,坐在家里,一年的收成全进屋,还多二百斤。
坐在家里收成就能进屋,大家求之不得,就叽叽嘎嘎地热闹起来。
村主任的大嘴巴继续翻动,说,王老板说了,今天签合同的,一人奖一百块。一百块是多少?一百五十斤谷呢。村主任从裤腰带里取出一摞叫合同的东西,来回在大家面前晃,说,签了就是钱哟!
大家都签上大名,然后领走一百元的奖金。
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进大家的土地,厂子一天天地耸立起来,一根大烟囱,高得像要插进蓝天白云里面。
大家问,这王老板,建的啥厂哟?
村主任说,今年租地的谷,王老板给了没?
大家说,给了!算成钱,安逸。
村主任说,安逸你还操啥子闲心?村主任叼着带过滤嘴的香烟,反剪着手,到厂子去了。村主任兼着厂子的副厂长呢。
没多久,大家把村主任围住,还是在他家坝子边。不同的是村主任家房子的外墙全贴上了白花花的瓷砖。村主任说了,明年春天,村上盖一座四层的办公楼,钱,厂子那边出。以后,村上开会,用不着他家的坝子了。村主任很忙,偌大一个厂子,需要他忙的事情多。要不是大家带信给他婆娘,说如果不出来,就把厂子推了重新种庄稼,村主任断然不会出来。
村主任没有好脸色,说,种庄稼,还没种够?
村主任继续没有好脸色,说,王老板的租金,给没有?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主任,烟囱上面那些黑烟,把天全吃完了。大家的眼睛都望着直插云霄的烟囱和那些奔腾咆哮的黑烟。
村主任见惯不惊的样子,说,天空是你家的?办厂子怎能没有烟囱?有烟囱怎能没有黑烟?大家说,主任,你没闻到臭味儿?
一些忍耐不住的,早已肆无忌惮地咳嗽开来。村主任也忍不住跟着大家咳嗽起来。村主任说,办厂子就有烟雾,有烟雾就有臭气!臭气没闻过?茅坑臭不臭?大粪臭不臭?久了,惯了,还香!
过了几天,村主任传达了王老板的决定,每家每户给一个名额,去厂子当工人,月工资一千块,干得好,还发奖金。
村主任说,你们的男人、儿子,在城里打工,一个月挣多少钱?赶快把他们喊回来,到厂子当工人,既挣工资,还照顾家里,人家王老板,想得周到不周到?
不到十天,在城里打工的男人,纷纷回家,去了厂子。
过些时候,大家再次围住村主任。都是一些老人,年轻的男人女人,全进厂子当工人了。
大家说,主任,你去看看玉泉河。玉泉河成臭水沟了。
坝坝村有条河,水清得像玉,甜得像泉,祖祖辈辈都叫它玉泉河。大家长年累月靠玉泉河浇地,饮水,河水滋润着村子。
村主任说,臭水沟怎么了?王老板的租金,少了你们?你们的儿女进厂子,少了工钱?
大家忧伤地说,主任,那河水,咋吃啊?
村主任笑笑,很释然,说,这好办,明天,我就让厂子给大家打井,一家一口,这下,好了吧?
小题1:坝坝村的自然环境在建厂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大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请统观全文,概括其形象并简要分析。(5分)
小题3:本文写了坝坝村毁田建厂的故事,请探究本文的主旨。(6分)
小题4:下列关于文中三处加点的“咳嗽”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第一处是村主任为显示权威,强调厂子的来之不易和重要;
B.第二处是体现大家在村长面前肆无忌惮;
C.第三处是既因空气臭,又在为自己想对策作掩饰。
D.三处“咳嗽”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

E. 凸显村长虽谋求政绩但也一心为民劳累至深的人物形象。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微博的活力和局限
  最近,微博成为人们公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这个以个人为单位的自媒体正在中国的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它不仅在很多方面对传统纸面或电子媒体,也对新媒体的其他形态形成冲击,其功用正在前所未有地凸显。微博已许多次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在7·23温州列车严重事故的报道过程中,微博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更凸显了微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作为个人的信息平台,微博现在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人们,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越过传统媒体或新媒体的其他方式,依赖微博接受信息,因此也深受微博中的报道和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个人直击信息、进行报道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它既具有媒体功能,还兼有社交网络的功能,它所具有的弥漫式的传播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点都让人着迷。它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既是虚拟世界的新宠,又正在对现实世界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微博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扩展了中国舆论的空间。人们关注的许多事实都是通过微博播的,让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诸多事实。一方面,它通过网民的力量构成众多信息源,可以让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最直接的现实,极大地促进了舆论监督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表达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同时,许多传统媒体的记者或媒体人也使用微博作为了解事实、交流信息的平台,这成为他们工作的一个便捷的方式。微博还在更多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如娱乐业的信息发布、企业的商业营销、生活信息的提供和爱好群体的讨论等等。同时,它也是不少公共事务讨论的空间,如转基因、动物权利、同性恋文化等议题都在微博上引发讨论,给了公众更加深入了解这些议题的机会和空间。这些无疑都是积极的,这一点已经为微博的实践充分证实。
  当然,像任何新事物一样,微博也是双面刃。微博上每个人都是发布者,没有传统媒体的“守门人”,而且微博的门槛很低,只需要140个字就可以。同时微博里有大量匿名人群,他们发布的信息往往和他们的身份一样无法证实。于是微博从一开始,虚假信息就一直是被人诟病的方面。有些时候,一些人为了博取粉丝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一些难以为外人明了的目的而制造虚假信息。这里有许多不同的情况。有些时候,由于许多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愿意选择性地面对信息,因此对于一些适合他们的趣味或想法的虚假信息缺少辨别能力,也会出现辟谣不如谣言走得远的情况。这样的虚假信息让人较为容易分辨,也较为容易被辟谣。问题就在于如何使得辟谣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到个人。而真假难辨或真假混杂的“流言”,最难以分辨和辟谣,所产生的影响也最难以预测。这些流言有时会利用一个确实存在的事件,但在叙述中夹杂虚假的信息,这所造成的辟谣的成本往往极高,难度也极大,使得许多“阴谋论”“黑幕论”不胫而走,快速弥散,难以将切实的信息传播,传播了也未必被信任。而且往往一个事情辟谣了,就又会编出另外一个相关的谣言。使得辟谣疲于奔命。同时一些虚假信息往往由匿名者发出,而实名的转发传播,使得对实名者的信任而加速传播。在整个流程中实名者无需负责,匿名者无法负责,而虚假信息经过这样的过程就有了快速的传播。
  与此同时,微博因短小精悍,往往需要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往往会以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尤其匿名者更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它激起了微博里骂声一片,客观理性的意见却受到忽视或蔑视。这就使得整个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趋于不同的极端,而复杂的观点难以展开的状态。于是扣帽子多于作讨论、骂人多于说问题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这些当然仍然是可控的,但也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及关注。
  因此,如何在微博建立有效的秩序,珍惜微博的平台,让新的文明和新的媒介一起成长,是大家应该共同关注的。这既需要服务商和社会的努力,也需要所有关心和喜爱这个平台的人的努力。(选自《解放日报》)?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微博最近成为人们公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80后、90后年轻人现在开始依赖微博接受信息,深受微博中报道和观点影响。
C.微博在娱乐业的信息发布、企业的商业营等各个领域里产生着重要影响。
D.人们关注的事实都是通过微博得到传播,从而让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
E.微博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它短小精悍,具有弥漫式传播的能力。
2.下列对微博中“虚假信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微博中的虚假信息让人较为容易分辨,也较为容易被辟谣。
B.虚假信息是某些人为了博取粉丝、商业目的等而制造的。
C.虚假信息是微博从一开始就一直被人诟病的一个方面。
D. 一些虚假信息由匿名者发出,实名者转发,传播无需或无法负责。
3.微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正面影响?请依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博有何局限性?请简要概括作者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12分)
霍金自述:我的公众科学观
如何利用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需的科学知识,使之在诸如酸雨、温室效应、核武器和遗传工程方面做出真知灼见的决定?很清楚,根本的问题在中学基础教育。可惜中学的科学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此外,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人却对其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俗著作(即《时间简史》——编者注)时,有人提出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使销售量减半。我引进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也许没有这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出一倍数量的书。?
科学家和工程师喜欢用方程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需要数量的准确值。但对于我们中的其他人,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这些概念只要通过语言和图解而不必用方程即能表达。?
人们在学校中学的科学可以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但是现在科学进步的节奏如此之迅速,在人们离开中学或大学之后总有新的进展。我在中学时从未学过分子生物学或晶体管,而遗传工程和计算机却是最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的两种发展。有关科学的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知悉新发展,但是哪怕是最成功的通俗著作也只被人们之中的一小部分阅读。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电视中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节目,但是还有些人把科学奇迹简单地描述成魔术,而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观念的框架相一致。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的义务,而且有教育公众的责任。?
在最近的将来,什么是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应做的决定呢?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其他的全球问题,诸如食物供给或者温室效应则是相对迟缓的,核战争意味着地球的全人类在几天内被消灭。冷战结束带来的东西方紧张关系的缓解表明,核战争的恐惧已从公众意识中退出。但是只要还存在可以把全球人口消灭许多遍的武器,这种危险仍然在那里。?
即使我们避免了核战争,仍然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有人讲过一个恶毒的笑话,说我们之所以未被外星人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接触到地球时总是自己先被消灭掉了。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相信我们能够证明这个笑话是荒谬的
——原载《文汇报》,有改动?
小题1:理解第一段中划横线的句子,选择体现霍金真正意图的一项(? )?
A.意在讽刺中学科学教育的枯燥乏味,因为向公众提供科学知识,根本问题在中学基础教育。
B.意在批评中学生的科学观,因为中学生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联系,并且常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
C.意在强调《时间简史》是一部面向公众的通俗著作,而不是一部简明而精确的纯学术专著。
D.意在强调社会公众与科学家、工程师不同,他们不需要数量的准确值,只需要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

小题2:对原文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在人们离开中学或大学之后(科学)总有新的进展”,所以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赶潮流是不必要的。?
B.“遗传工程和计算机是最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的两种发展”,因而中学应该开设生物学或晶体管的相关课程。?
C.《时间简史》在全球的销量已经创下了平均每数百人就有一册的记录,而霍金却说: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这体现了伟人的谦虚。?
D.好的电视科学节目,一定要具备娱乐和教育的双重功能。?
小题3:综观全文,对文末最后一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相信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酸雨及温室效应等问题,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B.相信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核武器和遗传工程所带来的危机,实现地球的真正和平。?
C.相信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食物供给和遗传工程等难题,确保地球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D.相信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能够消除一切“把我们消灭”的“危险”,让“恶毒的笑话”不攻自破。 ?
小题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就要从中学的科学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
B.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科学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而又不流于枯燥乏味,这无疑是中学科学教育需要研究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C.普及公众的科学知识,电视媒体比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更有效,因此应该多开设电视科学栏目,尽量减少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的出版。?
D.如果大众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就会在危及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重大问题上做出错误的决定,从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5、单选题  对下面洪泓的《海峡》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母亲身上的 / 一条鞭痕,这样深,这样深……
我问波涛 /是谁这样凶狠、残忍?
波涛没有回答/
一行雁 /正剪接着海空的云。
A、诗人把台湾海峡比作是“母亲身上的一条鞭痕”,可以说是新颖贴切。
B、雁正剪接着海空的云与大陆、台湾被人为地隔开对比,表达作者对祖国难以统一的失望。
C、作者通过雁这一形象让人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所在。
D、作者的感情一波三折,由对母亲身上的鞭的愤懑到诘问到最后流露出的内心的欣慰,坚信祖国终能统一,使诗歌的立意显出独有的深邃。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