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3-15 23:47:51 【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都门帐饮无 绪:心情、情绪
B. 暮霭沉沉楚天阔 暮霭:傍晚的云气
C. 夜雪初霁 :雨、雪停止,天晴
D. 解鞍稍驻初程 初程:指整装待发



3、填空题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_______________
②高余冠之岌岌  高:_______________
③何可胜道也哉  胜:_______________
④纵一苇之所如,临万倾之茫然  如:_______________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_______________
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徘徊: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莝①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②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
①莝(cuò):铡碎的草。②绐(dài):欺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代勒所民兵昼夜行部:统率
B.与王素结避祸党:同伙的人,党徒
C.商公,知贼不敌稔:熟悉
D.王命秣者加莝豆,不止为:因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3分)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
③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④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率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友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后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到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3分)
(2)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小题。(17分)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 乐恢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2)诸公其行(?)
(3)其不测(?)?(4)子己为郎中(?)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事博士焦永? B恢谢不与交通?C帝始亲事?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诸公多行尔无忘乃父之志
B.称疾乞骸骨今其智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章
D.窦宪是风厉州郡迫胁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小题5: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2分)
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恢 以 意 不 得 行 乃 称 疾 乞 骸 骨
小题6:本文表现了乐恢??的品质。(2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