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7年12月29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与温总理的诗句都表达了经过了苦难或艰苦的努力,美好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1)“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
(2)词的上片写景,下片叙事,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1)(4分)比喻(借喻)。“尘”喻指世俗的纷扰。拟人(比拟),“春风扫”赋予“春风”人的行为。(2分)全句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实际是表明摆脱了世俗纷扰的隐居生活的清静、自得。(2分)
(2)(4分)上片写隐居之所的美好环境,山水怀抱,花草柔美,茅屋玲珑,环境清净。下片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午觉醒来,鸟语鸡鸣,贪恋梦境,忘了功名。(2分)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2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对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感事
【元】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十八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小题1】“雨过湖楼作晚寒”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寒”字用得好。(1分)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1分),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1分)。
【小题2】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对家乡的思念(无家可归的感概),山河破碎的悲凉(有国难投的悲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
本题解析:
【小题1】
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这是一首感情复杂的诗作,其中既有思乡之愁,亦有国事之忧,还有个人失意之悲等等。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西湖废圃
张可久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佩①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注】神仙环佩:泛指西湖繁盛时的迷人风物。
小题1:此曲意境幽远,技巧娴熟,请对曲中“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加以简要赏析。
小题2:“神仙环佩今何在?”这一设问起着“关节”的作用,使得全曲意脉贯通,浑然天成。结合全曲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作品名)中生动地塑造了法国19世纪初的一个嗜钱如命的吝啬鬼形象。
③诗人、词人钟情于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烟光凝而暮山紫”,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到“吴楚东南坼,?”,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百舸争流”。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连用名词,组成一组意象群,勾勒了一幅死寂、萧疏之景。②对仗工整,使全曲具有整散结合的特点。③景中寓情,“废”“静”两字意蕴深厚,奠定了全曲感伤的基调。(回答两点得4分)
小题2:问句一转,(1分)便由废圃扩及整个西湖、整个历史兴衰、人世沧桑,抒写昔盛今衰、人生无常的慨叹。(3分)(只回答引起下文、过渡,未加分析的得1分)
小题3:⑴老舍或舒庆春;⑵《欧也妮?葛朗台》;⑶①卷起千堆雪,②潦水尽而寒潭清,③乾坤日夜浮,④漫江碧透。
本题解析:第一小题属诗歌鉴赏题中的分析意境型,要求就曲中的两句简要赏析。分析意境型的答题步骤一般为: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概括景物特点(一般为两个双音节词)或点明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情感或表达效果。“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两句很明显是纯名词组合,可以展开想象描述画面,扣住几个意项也很容易概括出意境寂静、萧条、冷落的特点,伤感之情就不言自明了。
第二小题问“神仙环佩今何在?”这句在曲中结构上的作用,并提示“使得全曲意脉贯通,浑然天成。”只要理解句意,并扣住标题,便可以分析出该句在结构上,主要起到了由前面的废圃引起下文的作用,只要结合诗句来分析即可,紧扣“叹”字可以领悟到作者由废圃而兴发的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三小题重在考查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的记忆、默写,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对所学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学常识及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记忆积累,解答本题就得心应手了。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馆
[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①岫:山。②畲田:焚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
在首联、颔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境遇、情怀?试作具体分析。 ?
答:?
参考答案:“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