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 B.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 县赏设罚,以别善恶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 C.然,为之奈何?” D.闻谭名,欲与之交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1)严刑峻法不能加之于无罪之人,奸邪终不能战胜正直之人。
(2)大臣我谨听说您竭力斥责方士烧丹炼药点化金银的法术,(这实在)是非常明智;可是竟然要听信谶纬直说,这又是多么的谬误啊。
本题解析:
小题1:“竟”为“最终、终于”
小题1:A项分别为“知悉、了解”,动词;“好的行为、品质”,名词? C项“它”,指代此事,代词;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D项分别为“想要”,动词;“将要”,副词。? B项,“凭借”,介词
小题1:桓谭不是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是董不采纳其辅国保身之术,遂不与之通。
小题1:(1)“无罪”、“邪枉”个1分,句子完成通顺3分(2)“穷折”、“明”“乃”各1分,句子通顺完整2分。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①
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舍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署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惠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曾燠:江西省南城人,乾隆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文集。②
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就净香园小憩也?就:靠近
B.则酌酒于高咏楼也?酌酒:斟酒
C.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已:而已
D.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凡:总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所说的“胜游”的一组是
①嘉会不常,芳筵宜再?②晓凉犹嫩,残暑欲收?③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
④?厥有层楼,颇宜高咏?⑤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⑥竹露品茶,林风醒酒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惠因寺到虹桥、桥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琅琅上口,有音韵之美。
C.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3分)
译文:?
(2)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4分)
译文:?
(3)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C
2.D
3. D
本题解析:
1.(已:停止)
2.(①表明应该去游玩,②交代游玩时的天气情况,④夼绍高咏楼,都不属于作者所谓“胜游“的内容)
3.(并非“给诗集作的序文”.应是“题画序”)
4.(1)绿水涨着茱萸湾,清风吹着绿杨城郭。
(2)排了绮丽的宴席.摆设着美昧佳肴,喝着荷叶洒.吃着华峰藕。
(3)只有这大江南北.天时调和.年岁丰熟,政简刑清。
参考泽文:
去年的今天,曾经把湖水画在图里。今年是闰六月了,多了一个观莲节。踏着旧径,芳草平铺.走过竹林。才经新雨。只见深深淡淡的荷花,同去年游览时一样。我们朋友的分离合并,已和前一次不同了。感触着四时的新陈代谢,珍惜贤主嘉宾的重得相聚。好的聚会不能常常有,美的宴席应该再摆设。
这时早凉还不很热,残暑快要收了,绿水涨着茱萸湾,清风吹着绿杨城郭。船预先停在堤边,寺钟忽然在城北响起来。老僧前来欢迎,许多嘉宾都来了。那是从惠因寺前面出发呀。
停一会,解缆慢慢前行,到了虹桥。桥亭一晃而过,天空和水面一下子显得空阔了。走进香海慈云.有琅玕别馆。绿波泛着游客,好像乘着太乙星。白莲飘出芳香,好像慧远的莲社。那是在净香园稍事休息呀。
于是过了莲性寺,沿着筱园的堤岸走,有座高楼,很适宜吟咏。旁边有三栋屋子.前面有一方小池。微微的凉风送来香气,才升起的太阳散发着光芒。排了绮丽的宴席,摆设着美味佳肴,喝着荷叶酒,吃着华峰藕。吟咏着元遗山的歌词.朗诵着谢灵运的诗句。那是在高咏楼饮酒呀。
随后,余下的酒已经喝完,我们清雅的兴致却还没有消散。将要回来的时候,又闻到阵阵荷香。经过远而通幽的别港,清磬的声音悠远地在水里荡漾。一座庵一半遮蔽着,许多树枝条交错留下浓阴。竹林里喝茶,凉露还没干。林风吹来,酒也醒了。那是归路上寻访桃花庵呀。
唉!哪里没有水,哪里没有花?或者因为人事的不如意,不免胜游稀少。只有这大江南北,天时调和,年岁丰熟,政简刑清,官吏有空余时间,百姓没有骚动的事情。我能够跟在诸君的后面,重开去年的宴席。可以娱乐嘉宾,容纳拙吏,岂不是大幸?所以应该把此次游湖的情形记下来。。于是有了像董源、巨然这样的山水名家,徐熙、黄筌这样的丹青圣手,分开来各人写一种胜景,合起来则各有所长。那画慧因寺的,是钱塘人钱玉鱼。画净香园的,是长洲的袁竹室。.画桃花庵的,是如皋的陈肖生。画高吟楼的,是全椒的吴山尊。图中的客人,共有十八人,各人都写了诗,我就做了这篇序。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又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
及山涛薨,以舒领司徒。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陈留周震累为诸府所辟,辟书既下,公辄丧亡,佥号震为杀公掾,莫有辟者。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以年老,每称疾逊位。舒为事必先行而后言,逊位之际,莫有知者,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
(节选自《晋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年老,每称疾逊位?逊:谦逊
B.于是自课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C.其负在我负:辜负
D.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孤:孤儿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魏舒“不修常人之节”和“很有才干”的一组是()
A.①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②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
B.①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②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
C.①当为外氏成此宅相②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
D.①为事必先行而后言②乃命之,而竟无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舒做后将军钟毓的长史官时,钟毓常与属下比赛射箭,一次恰逢人手不够,让魏舒凑数。魏舒神态娴雅,箭不虚发,没有对手。钟毓慨叹说,自己没有做到人尽其才。
B.几经升迁,做了后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与属下参将副将比赛射箭,魏舒常常是画画罢了。
C.魏舒仪表堂堂,但大智若愚,并不为亲友器重。他毫不在意,不像常人那样沽名钓誉,总是宽容他人。生性喜好骑马射箭,常常穿着皮衣,进入山林沼泽,捕渔打猎。
D.魏舒的亲友曾劝他通过不参加郡里的考核来获取高名,魏舒不屑于此。魏舒做尚书郎时,朝廷想淘汰不称职的郎官,魏舒说:“我就是那不称职的人”
12.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5分)
译文:
(2)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9、B
10、A
11、B
12、(1)平素(平时)没有好的名声的同僚都面带愧色,议论的人因此称道(称赞、称颂)他。
(2)魏舒于是下令征召他,可是最终也没有惹上祸患,有见识的人因此说他命运通达。
本题解析:
9.B(A项:辞让;C项:刻苦学习;D项:失去父亲,父亲死了)
10.A(第一句是说他所追求的与众不同,能表明他“不修常人之节”;第二句是说他的谋划大多超出众人的议论,能表明他有才干。? B组第一句不是魏舒的言行,第二句只能表明他不在意琐碎的事务? C组第一句表明魏舒年少有志,但不属于“不修常人之节”;第二句能表明魏舒有才干? D组第一句是说他说话办事谨慎,与“不修常人之节”无关,第二句是说他命运通达,与有才干无关)
11.B(魏舒常常是替他筹画筹画罢了?)
12.(1)“素”(副词,平素、平时),“清论”(好的名声),“咸”(副词,都),“称”(动词,称道、称赞、称颂)四处,每译对一处1分。“同僚素无清论者”定语后置1分
(2)“乃”(于是),“而”(可是),“竟”(最终),“识者”(有见识的人)“达命”(命运通达)每译对一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舒,字阳元,任城郡樊县人。幼年丧父,被外祖父宁家抚养成人。宁家建造宅院,看宅子的人说:“将来会有一个尊贵的外甥。”外祖母认为魏舒年幼而聪慧,认为会应验在他身上。魏舒说:“一定会为外祖父家成就这所宅子的征兆。”后来就住到别的地方。身高八尺二寸,仪态秀雅身材伟岸,能喝一石多酒,但外表迟钝质朴,不为乡亲器重。堂叔吏部郎魏衡,在当代很有名望,也不是很理解魏舒,让他看守碾米的水碓。常常慨叹说“魏舒如果能管理几百户人家,我的心愿就满足了!”魏舒也不介意。魏舒不修常人之节,不做沽名钓誉之事,总是宽容他人,始终不揭别人的短处。生性喜好骑马射箭,穿着皮衣,进入山林沼泽,以捕渔打猎为正事。只有太原王又对魏舒说:“您终当任职台辅,可是现在没能让妻儿免于饥寒,我应该帮您经营。”常常在他匮乏时赈济他,魏舒接受而不推辞。四十多岁的时候,郡里考核属官察举孝廉。宗族亲党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不去参加考核,可以乘机抬高自己。魏舒说:“若果参加考试而没能考中,那责任在我,怎能通过不参加考试窃取高名来作为自己的荣耀呢!”于是自己努力学习。一百天学习了一门儒家经典,然后去参加考试,考中了。做了尚书郎。当时想淘汰郎官,不称职的就罢免。魏舒说:“我就是那不称职的人啊。”用包袱包裹上被子就出去了。平素(平时)没有好的名声的同僚都面带愧色,议论的人因此称道(称赞、称颂)他。
几经升迁,做了后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与属下参将副将比赛射箭,魏舒常常是替他筹画筹画罢了。后来恰逢人手不够,让魏舒凑数。钟毓起初不知他擅长射箭。魏舒神态娴静优雅,发箭无不射中,全坐无不为震惊。没有对手。钟毓边慨叹边道歉说:“我不能充分发挥您的才能,就像这射箭,岂只是一件事啊!”转任相国参军,封为剧阳子。朝中府中琐碎的事务,不曾发表见解;至于兴废大事,众人不能决断的,魏舒从容替他们筹画,大多超出众人议论之外。晋文帝非常器重他,每当朝会结束,目送着他,说:“魏舒俊伟出众,是众人的领袖啊。”升任宜阳、荥阳二郡太守,很有声望。任冀州刺史,在职三年,以政简惠民著称。晋武帝因为魏舒清明廉洁,特意赐给他绢百匹。
山涛去世后,让魏舒兼任司徒。魏舒有威重德望,傣禄赏赐分给九族亲友,家无余财。陈留人周震多次被诸府征召,征召文书下达后,府中的最高长官就丧命,人们都称周震是“杀公掾(妨死长官的属官)”,没有谁再敢征召他了。魏舒于是下令征召他,可是最终也没有惹上祸患,有见识的人因此说他命运通达。因年岁大了,常常称病让位。魏舒做事一定先做后说,退职的时候,没有谁知道。当时舆论认为晋朝建立以来,位至三公而能在荣耀时辞职得到善终的,还未有过。太熙元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 |